清朝在承接明皇室所庋藏歷代書畫的基礎上,又通過臣子們的進獻,或出資購買,以及朝廷和皇室的書畫創作等方式廣泛徵集,內府藏品逐漸豐富。到了乾隆、嘉慶時,清內府的書畫收藏已是數以萬計,達到鼎盛。《石渠寶笈》即是因運而生的書畫收藏清點著錄。其中不乏晉、唐、宋、元的稀世珍品,多數為一般書畫。
文/陳俊光
清朝在承接明皇室所庋藏歷代書畫的基礎上,又通過臣子們的進獻,或出資購買,以及朝廷和皇室的書畫創作等方式廣泛徵集,內府藏品逐漸豐富。到了乾隆、嘉慶時,清內府的書畫收藏已是數以萬計,達到鼎盛。《石渠寶笈》即是因運而生的書畫收藏清點著錄。其中不乏晉、唐、宋、元的稀世珍品,多數為一般書畫。
關於清皇室的收藏,除了《石渠寶笈》的一般書畫之外,有別一般書畫類著錄,就是《秘殿珠林》。主要為佛道書畫著錄,記載清內府關於佛教、道教之書畫藏品。編輯方式先佛後道,再循以往鑒賞之通例,先書後畫,依次著錄冊、卷、軸等。
《秘殿珠林》有二十四卷,由張照等人編輯,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內府朱格抄本。卷首有凡例、總目,各卷前有細目,八冊一函。以往《宣和畫譜》等書亦收錄釋道作品,但專以釋道書畫而立冊者,此書為首例。
選入《秘殿珠林》的書畫作品,與《石渠寶笈》一樣會鈐蓋「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及「秘殿珠林」等五璽。
以康熙年間的〈出海大士像〉(上圖)為例,此作是當時刑部侍郎錢陳群的母親陳書所繪製,由錢陳群進獻。除了鈐有上述璽印,在圖的右側,由下至上依序鈐有「秘殿珠林」(長方形)、「珠林重定」(正方形)、「秘殿新編」(圓形)等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