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產業正夯,不僅改變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也改變全球業態,大陸許多企業正虎視眈眈,亟欲加入戰場。根據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移動網際網路白皮書(二○一三)》顯示,二○一二年第四季,國產智慧手機出貨量達六千七百二十一點二萬部,同比增長百分之二百三十六點四,研究報告說:「隨著安卓開源操作系統的發展,我國進入該領域的企業迅速增加,削弱了領軍企業的壟斷優勢。這種局面給後進入者帶來了學習模仿和差異化發展的空間,尤其是我國本土企業憑藉製造領域的深厚積累、內需和產能的天然優勢迅速起步。」
隨著全球個人電腦需求增長的趨緩,由楊元慶所領導的聯想集團也調整業務重點,更加重視智慧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日前他接受法國《迴聲報》(Les Echos)專訪,表示聯想未來某個時間點或許會考慮收購黑莓(BlackBerry),他認為收購可能是明智之舉,但必須先分析市場,了解這家公司的分量,由於聯想在全球筆電市場「坐二望一」,因此在手機上的發展動態,也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集合優秀人才成助力
購併對於楊元慶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此次他顯然低調許多。回顧二○○五年,聯想集團曾以十二點五億美元價格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沒想到二○○九年初遇上金融危機,讓這項購併幾乎成了深不見底的噩夢,甚至讓已經交棒的創辦人柳傳志重新出山,直到二○一一年,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的成效起色,如今聯想也成為中國少數成功併購國際企業的科技公司,再度將棒子交給楊元慶的柳傳志說,「在人和人的相處上,當時元慶作為董事局主席可能處理上還不夠老道,今天他已經能夠把優秀的人合在一起能變成合力……我走,是因為我對楊元慶已經很放心了。」
與蘋果三星鼎立天下
針對聯想購併黑莓,科技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預言,聯想未來在筆電、手機、平板的「三合一」戰場,勢必將與蘋果、三星形成「三足鼎立」。顧能行動通訊資深分析師呂俊寬甚至預言,聯想挾著品牌與通路的絕對優勢,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快速竄起,預估二○一三年就可以擠下三星,榮登中國最大智慧手機品牌。不過呂俊寬提醒,出了中國,聯想的品牌優勢就不再明顯,如果聯想希望在智慧手機市場更上一層樓,併購確實是一條捷徑。
據新華社報導,目前中國國產智慧手機品牌在市場上較難取得領先,因各大城市裡的手機商店,蘋果、三星等仍是主流產品,一般用戶都認為這兩個品牌時尚又好用,唯一讓消費者猶豫不決的是價格頗高,因此,聯想、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便宜至少一半的價格,成了聯想集團發展手機業務的最大利基點。
根據一家市場研究公司最新發布的數據,二○一二年全年,三星在中國市場占百分之十七點七,排名第一,第二至第五名依次為聯想百分之十三點二(比上年增長四個百分點)、蘋果百分之十一、華為百分之九點九、酷派百分之九點七。
從聯想目前的名次與市場占有率的成長速度看來,楊元慶想藉由購併黑莓一舉拿下第一名寶座,確實指日可待。
收稅不如扶持好企業
在今年第十二屆中國人大會議中,有一群政協委員來自企業界,大陸媒體評論,簡直成了知名企業家的盛會,其中復興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是新任政協;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等人則是獲得連續提名。
由於聯想是內地最大、世界第二的個人電腦生產商,超過一半業務來自海外,因此楊元慶走到哪,記者就跟到哪,他在人大會議中的發言也特別受到矚目。
帶頭創造公平環境
有人問楊元慶,是否打算在會議中提出IT行業的建議?楊元慶接受採訪時說,「為本行業呼籲很好,但作為政協委員,我更加關注民生和大眾的事情」。
在小組討論會上楊元慶提出兩個關於減稅議題:一是建議政府降低增值稅,改善企業收益狀況;二是建議降低消費稅,讓中國人巨額的海外花費回到中國來。
他表示,內需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動力,提高國內消費對GDP的推動,就需要提高居民收入,營造好的消費環境,增加居民消費意願。
因此,不光要增加居民的收入,還要增加企業的收入,具體途徑就是降低企業的稅額,尤其是為中小企業減稅,中小企業吸納了社會九成以上的就業,企業收入高了,員工福利保障才會好。
「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企業,政府不可能包辦一切,政府收更多的稅去提供醫療保險等,還不如扶持更多的好企業。」他認為,好的企業有競爭力、能賺錢,這些企業會自主地創造就業、提高員工福利待遇,從而增加員工收入。「為此政府應該創造公平環境,減少稅賦,以便讓企業有更多盈利和資金。」
不能成為內需障礙
「我們的聯想電腦,在國內賣得比國外還貴」,楊元慶說這主要是因為稅率不同。在中國,每台電腦都包含百分之十七的增值稅,而在國外,如美國,每台電腦的消費稅為百分之七到八。
事實上,過去兩年,楊元慶曾兩次呼籲降低內地商品增值稅,但是並沒有得到實質上的調整。他說,「政府在營造消費意願方面負有主要責任,但政府做得還不夠。為什麼很多人到海外去購物?政府應該仔細想想。」
因此他認為,適當降低增值稅是可行的,也是急切的,以美國來說,稅率因各個州不同,低者百分之五,高者百分之十,都遠低於中國的百分之十七;歐盟也沒有高於百分之十五的國家。他認為,中國至少應該將增值稅降到百分之十五以下。「至少現在可以探討,什麼是更好的稅務架構,使得稅務結構不是促進內需的障礙,而是成為動力。」他說。
當初創辦人柳傳志再次退出聯想集團董事長之位,送給楊元慶的告別禮物是一衹雄鷹,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展翅高飛,高到被全世界看見!希望楊元慶能帶著聯想完成飛得更高更遠的夢想。今年大陸兩會也熱烈討論如何實現「美麗中國」的夢想,楊元慶說:「我的中國夢是希望中國人都能過上小康生活,在全世界都受人尊重;而且,中國有更多銷量更大、更具創新性的企業。」
小檔案
楊元慶,1964年11月12日出生於安徽合肥,籍貫寧波定海縣(今舟山定海區),為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和首席執行官。
1982年畢業於合肥一中,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1986年就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所,1989年取得碩士學位,同年進入聯想集團工作。
1994年,擔任聯想電腦公司總經理;2001年,楊元慶出任聯想集團總裁兼CEO;2004年12月8日,升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2009年2月5日,因金融危機嚴重影響公司業績,聯想集團創始人兼董事柳傳志重出江湖,楊元慶回鍋擔任CEO。2011年9月30日,聯想集團成功登上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廠商的寶座,柳傳志功成身退,楊元慶重掌兵符。
大陸媒體總結聯想從創辦以來重要的三場戰役:一是90年代初與康柏(Compaq)等大品牌血拚,那時的楊元慶初出茅廬;二是90年代末期,當時PC新貴戴爾(DELL)所向披靡,楊元慶帶領團隊戰勝戴爾;三是2004年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部門,在經歷虧損、高層重組後,楊元慶重新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