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段靈活 當軟則軟 王毅 外交舞台破冰專家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3.03.10
1460觀看次
字級

第十二屆中國人大會議於三月五日熱鬧展開,十二天半的會期要將中國大陸整部國家機器重新汰換維修。
在這個政權轉換的重要時刻,大陸將選舉新一任國家主席、副主席;決定國務院總理、副總理人選,以及國務委員、各部會首長、各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國務院祕書長人選,甚至是選舉中央軍委主席,決定中央軍委副主席、委員人選,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表決通過其他八個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人選名單。
人事更替,誰擔任哪個職位,大陸領導人考量關鍵在於新任首長能否面對未來考驗,妥善處理一連串問題。香港大公報日前發自北京的報導說,傳出接任外交部長的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毅,在人民大會堂被記者問到新職位時,口風甚緊,他還事先聲明,不談外交,只談兩岸,他說:「我現在從事的是對台工作,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好,盡心竭力,是一個公務員的本分。」而當記者問他,對台工作和外交工作哪一項比較有挑戰性時,王毅回答:「都有挑戰性啊!」記者不死心又問他哪份工作更為喜歡,「讓我幹什麼工作,我就幹什麼工作吧!」
一句好話價值萬千
過去大陸對台發言,總讓人有態度強硬、語氣跋扈的感受,尤其在國際場合,屢屢讓台灣遭受不平的待遇。像是二○一○年東京影展事件,中國電影代表團團長江平強制要求台灣代表團以「中國台北」名義出席。但過去時在坎城、威尼斯或柏林影展中,中國代表團從未提出名稱問題,況且又是文化盛會,非關政治,因此這個事件在當時掀起軒然大波,北京兩岸問題專家還評論,江平一句話,讓兩岸關係倒退二十年!
一句話說得好不好,足以讓關係一夕生變。據報導,王毅接掌國台辦主任後,頗受外界好評,主要是他善於整合包裝對台優惠政策,讓台資企業感受到台辦系統的用心;而且對台灣人民塑造親和力形象時「當軟則軟」,儘管在政治原則問題上他仍是「當硬則硬」。
媒體認為王毅很會利用時機曝光,同樣是官方立場,從王毅口中說出,一轉化就成新聞標題。像是去年八月底,文化部長龍應台訪美呼籲大陸「文化不是武器,放行吧!」不久後,王毅主動向媒體說了句:「婚姻不是政治,放鬆吧!」
接受西方遊戲規則
從事外交工作多年,王毅給予外界印象,一直是「接受西方遊戲規則、觀念創新、身段柔軟靈活」。他出身北京普通家庭,曾在文革期間下放到東北生產建設兵團當「知青」,在北大荒歷練過。文革結束後,自學考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畢業後分發進中共外交部,從基層做起。
他的外交官生涯有兩項重要「戰功」:一是二○○四年中日關係嚴重惡化時他臨危受命,擔任駐日大使,當時日語流暢的王毅給予日本人的印象是思維清晰、思想開明,但原則性很強。在他任內曾遇過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堅持參拜靖國神社,二○○六年王毅在東京召開的「第二屆東京—北京論壇」上致辭時,以「東洋傳統是盡量別讓鄰居討厭」來牽制小泉參拜,化解危機。
前後三年任期,王毅逐步修復中日兩國關係。另一項戰功則是他針對北韓發展核武問題,負責主持「六方會談」(中、美、日、俄、南韓、北韓),展現靈活的外交手腕,在國際打響知名度。
近年由於釣魚台緊張情勢,中日關係再度成為外交重點課題,因擔任駐日大使而得到「破冰專家」美名的王毅回鍋成為大陸「天下第一大部」的部長,具有指標意義,卻也同時牽動對台系統人事。

25歲上大學  舉止端莊見解成熟
一九七七年,王毅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屬於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按照當時的說法,是被「文革」耽誤的一代。因此,同學年齡參差不齊,最小十七、八歲,還有二十五、六歲,王毅屬於後者。進入外語學院前,王毅在東北建設兵團待了八年時間,入學時已二十五歲,剛好是准考年齡上限。
媒體曾採訪王毅的同學邱華盛,他說王毅在兵團時,就像其他北京青年一樣,政治敏感,憂國憂民,對國家前途與個人命運都頗為憂慮。這期間,王毅讀了很多文史書與外語書,掌握了極具功底的文史知識,他也喜歡書法,毛筆字寫得很好。
目前任職於中國科學院的邱華盛說他與王毅同住一個宿舍,是上下鋪,王毅和他都是一般家庭出身,而其他同學多是高幹子弟,有幾位來自外交官家庭。後來班上四十多位學生,只有王毅和另一位張姓女生進入外交部工作。
在北京擔任律師的王小平也是王毅的同班同學,他說:「王毅在兵團時學習條件不好,年齡又大,從學外語方面講,他的條件並不好。但他的文筆很好,經受過社會磨練,閱歷豐富,如果搞寫作,具備很好的條件。」他說王毅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相貌端莊,舉止穩重,與眾不同,有一次,班上舉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討論會,王毅的見解尤為成熟。
現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系主任的秦明吾,當年就是王毅的日語教師,秦明吾說,王毅的畢業論文品質非常高,還曾發表在《日語學習與研究》期刊,這是中國日語界重要學術期刊,秦明吾說:「就我所知,學生能在這個雜誌上發表文章,直到今天還是很少的。王毅的論文被發表,老師們印象深刻。」

與台友好 評價高
比起過去台海關係緊張、劍拔弩張,近年來,兩岸互動熱絡,交流頻繁,雙方頻頻以友好、互利為前提,以民間交流形式,緩和對峙情勢。
居中穿針引線的,除了大陸國台辦官員,台灣也有幾位重要人物。像是大陸媒體曾以「破冰專家」,盛讚王毅出使日本的傑出表現,而王毅本人也以「破冰先鋒、協商功臣、經貿推手、交流使者」十六字,盛讚去年九月卸下海基會董事長職位的江丙坤,表彰他歷年來訪大陸七十多次,走遍大陸二百多個城市的無私奉獻。
除了江丙坤,王毅與星雲大師、吳伯雄等人均為舊識,像是在大陸「兩會」前夕,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領台灣訪問團與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首次接觸,為了沖淡政治色彩,定調為民間交流,還邀請星雲大師同行。
「中國評論新聞網」曾評論王毅說:「台灣星雲大師有個三好主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王毅對兩岸關係、對台灣,確實具有這樣的『三好』風範。」二○一○年五月十四日,王毅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星雲大師茶敘,王毅在茶敘中表示,星雲大師多年來情繫中華,奔走兩岸,為推動兩岸交往特別是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發揮獨特的積極作用。
此外,中共十八大後,王毅與吳伯雄在福建三明市會面,外界關注雙方是否表達對兩岸關係新看法。據了解,王毅當時從北京飛抵福州後,隨即花近三小時車程前往三明,與吳伯雄會面後又返回北京,在福建停留不到二十四小時,只為了與吳伯雄會見。
釣魚台爭端是考驗
現在,釣魚台主權歸屬問題導致中日關係陷入僵局,身段柔軟的王毅因對台工作出色,確定擔任新外長。
早在二月中旬日本《產經新聞》就曾報導,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的競爭激烈、調整陷入困難,王毅出任國台辦後,與總統馬英九建立良好關係,受到總理溫家寶的高度評價。台灣媒體也報導王毅因對台工作優異一度外傳凌駕現任外長楊潔篪,接掌國務委員的新聞,外界均期待這位熟悉日本事務的外交官,能否以柔軟外交手段解決釣魚台爭端。
王毅在第十二屆中國人大會議上維持他一貫「原則清楚」特色,再次重申釣魚台是中國的領土,維護釣魚台主權是兩岸同胞共同責任,但語氣明顯柔軟,他說:「包括台灣同胞在內,所有中華兒女都有共同責任來維護釣魚島的主權,維護我們的每一寸領土。」他認為,在維護釣魚台主權上,兩岸可以有各自不同的作法,但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否則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子孫後代。

小檔案
王毅,1953年10月生,籍貫北京,與大陸知名外交家錢嘉東的女兒結婚後育有一女。錢嘉東曾任周恩來的外事祕書,擔任過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大使。
王毅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日語專業畢業後,分發進外交部,從基層做起,是外交部有名的日本通。1994年他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次年晉升司長。1997年曾公派至美國外交研究所學習,擔任訪問學者。1999年攻讀國關專業博士學位,2001年升任主管亞洲事務的副部長,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副部長,2004年出使日本,現任大陸國台辦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