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訪美同一天,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杉山晉輔抵達北京,就北韓核試驗及中日「雷達事件」交換意見。中國外交部說場面話,指兩國一直保持接觸和溝通。
日本一方面與中方接觸,一方面強硬立場沒有改變。中方何嘗不是,一方面應允杉山來訪,一方面軍方持續發表強硬言論。
北京軍區軍訓部長魏文豪指出,長期不打仗,官兵慢慢滋生「和平積習」,必須要改,否則「打起仗來要吃大虧!」解放軍報評論稱:軍隊只有「打仗」和「準備打仗」兩種狀態,「準備打仗」是一種常態——時刻準備著!
解放軍高層強硬派的言論日益增多,經常聽見「速戰速決,維護主權」「準備打仗」「主動出擊」「殺雞儆猴」說法。分析軍方鷹派大膽言論的背後,是中國「你唱紅臉、我唱白臉」策略,向島嶼主權爭議談判增加影響。
中國軍隊的備戰聲,日益引起外界關注,這些講話非常迎合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但安全問題專家警告,中國領導人應小心這些強硬言論,以免增加衝突的風險。一旦把人民的情緒煽動太高,在領土爭議的談判中就難轉圜。
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中國本身(日本亦然)可能受傷害。中國似乎了然於此,日本媒體報導,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可望出任外交部長,他是知日派,曾任駐日大使,日媒分析:「看來存在改善中日關係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