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出相‧十九現】 唵阿婆盧醯

林孟蓉 |2012.12.03
3162觀看次
字級

咒語「唵阿婆盧醯」,梵文為omavaloki,咒音「唵」音「om」是一切咒語起始語,從衍生的意義上來說,有一切咒語之母以及諸佛菩薩慈悲示現之意,而此處則有「皈命」之意。

「阿婆盧醯」應是觀音菩薩之梵名,梵文為Avalokitesvara,漢譯為「阿縛盧枳低濕伐羅」,簡稱觀音菩薩或觀自在菩薩。

所以整句咒語「唵阿婆盧醯」有「皈命觀自在菩薩」之意。順此咒意,故題記言「此是觀世音菩薩本身掌當胸也」,因此版畫亦表現出「合掌觀音」的造型,菩薩雙手合掌當胸坐於蓮台,蓮台左右分別是象徵慈悲柔順的楊柳以及般若智慧的經書。菩薩以虛心合掌為名,也是普門示現三十三觀音之一。

「合掌」,又名「合十」,有虛心、恭敬、專心一意等意思,《觀音義疏》言:「手本二邊,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誕,專至一心。一心相當故,以此表敬也」;另外《法苑珠林》也言:「叉手白佛言者,皆是歛容呈恭,制心不令馳散。然心使難防,故制掌合一心也。」

至於咒語「唵阿婆盧醯」除了此處以「合掌觀音」做為解釋外;另外清‧《大悲咒註像》則解釋為「三目觀音」。

所謂「三目」是指面上有三目,用來譬喻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之不縱不橫不一。而具三目法相通常是色界天主,如《大般涅槃經疏》記載色界天主「摩醯首羅」居色界頂,統領大千,一面三目。

而「一面三目」或言「三目一面」有徹照三千,一切皆成,做世界主等意。

至於「三目觀音」則出現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的經文中,如文所言:「菩薩本面而有三目,以袈裟瓔珞環等莊嚴妙體,坐紅蓮座處月輪中,半跏而坐,右壓左,如上二十五菩薩,並所現千菩薩形像等同無異。唯隨所願求,執持寶物而來施與。」

文中所述「三目觀音」是千光眼菩薩現「如意手」之法相,也是千光眼菩薩四十手中的第一「摩尼法」,依文所言,若有眾生欲得富饒財寶,修持此法者,隨願成就。

「隨願所成」是菩薩的悲心,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感動,文獻中說,玄奘法師二十九歲時發願誓往西天取經,行經敦煌玉門關的時候,見黃沙漠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人馬俱絕,但憑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

長夜漫漫,四個瀕死的夜晚過去了,法師此時口腹乾焦,未進滴霑,不久,人馬皆倒臥在沙漠中不能前進。

就這樣,到了第五個夜晚,忽然有一陣清涼的晚風徐徐吹來,輕輕喚醒黃沙中的法師,玄奘在孤寂中逐漸甦醒。

後來,人馬在沙漠中行經數里,看到了綠洲,穿越了流沙,而且順利地來到高昌國,受國王熱烈的歡迎和禮遇……

故事雖然講完了,可是黃沙滾滾的畫面一直在眼前揮之不去。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人馬俱絕,但憑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