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前《中國時報》駐華府特派員傅建中,二○○八年自中時退休後,不改新聞人的本色,仍筆耕不輟,成為專欄作家,每周撰寫一篇時論,結合歷史觀點針砭時政,並持續廣閱資訊、關心時事。
對於獲得「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傳播貢獻獎」,傅建中說:「我並不覺得我得獎有什麼了不起,但挑選到我,我覺得是對我這個年齡層的新聞工作者一種很大的肯定。」
傅建中希望大師將這個獎一直辦下去,就像美國的「普立茲獎」一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傅建中認為,新聞已成為他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生活在新聞中,對任何大事的發生,都有高度興趣,樂在新聞工作中。曾有一位快七十歲的退休美聯社記者向他說:「新聞記者是全世界最好的職業。」他不完全同意,但他認為這樣的工作給人很多自由。
但傅建中認為,太多的自由很危險,很容易讓人錯亂和混淆。「因為我們擁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可以比他人接觸到特殊的人物、見證事件發生的的現場。自由帶給我們機會和方便,我們應藉這些方便和機會來充實自己。記者工作最大的好處是永遠在學習、永遠在閱讀、永遠在觀察,就這個角度而言,新聞記者的確是最好的工作。」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