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冠佛立像及佛傳圖
十一至十二世紀
片岩
高195公分
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出土
英國倫敦 大英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等正覺,成等正覺就是證悟涅槃。證悟涅槃,就是證道的意思,不是「死」的意思,況且釋迦牟尼佛是證悟涅槃後才度眾生的。
所謂涅槃者,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所謂涅槃者,就是不生不死的意思。
現在的人都把「涅槃」跟「死」擺在一起,什麼人死了,就是「得大涅槃」,以為「死」就是「涅槃」,所以給人看到涅槃就害怕。
其實涅槃是不死的生命,完成的人生就叫作涅槃。
摘錄《星雲大師全集》
寶冠佛立像及佛傳圖
十一至十二世紀
片岩
高195公分
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出土
英國倫敦 大英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Bodh Gaya,Bihar)出土。主尊釋迦牟尼佛位居中央,身側圍繞小型圖像,代表不同的佛傳故事。主尊頂戴高冠,佩大項圈,紋飾細緻華麗,儼然王者貴族形象,五官輪廓鮮明,神情沉著內斂。著通肩袈裟,弧線衣紋規律工整。右手作與願印,掌心刻千輻輪相,指間呈縵網相。左手屈肘提握袈裟一角。體型勁健,姿勢挺直。
主尊左右下方各有立佛一尊,均呈三屈式姿態。佛左尊施與願印,右尊作無畏印。從主尊印相推測應為佛陀自仞利天返人間相,上方及兩側的小型圖像,常用以表現佛傳故事,如獼猴獻蜜、初轉法輪、涅槃、舍衛城神變、降魔成道及降伏醉象等題材。主尊右肩後方背光處刻有佛法要義,右腳外側一五體投地、虔誠禮拜者,當為造像功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