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

阮愛惠 |2017.01.03
8187觀看次
字級
陳維斌醫師用吉他輔助音樂創作。圖/記者楊祖宏
陳維斌醫師在看診。圖/記者楊祖宏
陳維斌醫師用鋼琴輔助音樂創作。圖/記者楊祖宏

文/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 圖/記者楊祖宏

牙周病醫學博士陳維斌,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後即赴日本行醫三十年。四年前他舉家遷回故鄉台灣,最主要的原因,竟是為了推廣台語歌。原來,這位牙醫博士同時也是台語歌創作者,他說,唯有回到台灣土地寫、唱台語歌,台語的歌曲的文化和情感,才有可能傳揚、扎根。

陳維斌出身台北的醫生世家,雖對文學和音樂最有興趣,卻不得不遵照父命走進醫學院。雖然把生命最精華的三十年都用來診治患者及深造醫理,但他內在的音樂魂從不曾消退。十八年前,他還在日本時,為了讓旅日醫界友人消解鄉愁,他邀請台北室內合唱團赴日演唱台語歌,卻發現在曲目的挑選上,大多還是〈望春風〉之類超過八十年的老歌,「這就意謂著,近八十年來,台語歌是斷層的,幾乎沒有超越前人的好作品出現,這令我感到相當憂慮。」他說。

乘坐文學之舟 划進音樂之海

從那時開始,陳維斌開始創作台語歌。文字是他的強項,吉他和鋼琴則是音樂的輔助,加上電腦的幫忙,無師自通的陳維斌,寫出一首又一首動聽的歌,除了在診療患者的當下他是專注的,其餘時間,他的腦海裡時時飄浮著串串音符和句句歌詞。

在抑遏不住創作熱情的當下,陳維斌曾不斷自問:一位醫者理當解決病患身體的疼痛,但又何必執著於在天地間「盜取」音樂的衝動?而乘坐著文學之舟划進遼闊的音樂之海同時,他更想像,如果自己駕馭不了這一葉扁舟,或者哪一天會被這片大海淹沒?

為了全心創作台語歌,陳維斌結束日本的一切返鄉。但回台後,他發現台灣人其實非常需要他在日本習得的牙科保健觀念及先進的醫術,也有很多的在台日本人需要能通日語的牙科診所,所以,他只好重操本業,在日本人很多的台北市中山北路附近開設牙科診所。

「事實上,也是需要用我的本業來養台語歌,因為台語歌曲的創作不只是紙上作業,之後的譜曲、找歌者來唱、辦音樂發表會等,才是一首歌生命的開始,而這每個環節,都需要花費很多金錢,並且無法回收。」他笑說。

陳維斌至今已累積三十多首作品,他所作的台語歌,著重歌詞的文學旨趣,以及台語文的音韻之雅,雖然有人會挑剔他「文字」使用的正確性,但也有人能直接感受他作品的意境之美,讚譽他「台語歌,原來可以這麼舒伯特!」

透過台語傳唱 學到優美內涵

陳維斌的作品〈桐花圓舞曲〉入圍了第十九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作詞人獎,是當年金曲獎唯一入圍的台語歌;而他的〈濁水溪溪水濁〉,也受到雲林縣府的青睞,被冠上「雲林樂章」的美稱。這兩首歌現在也成為很多合唱團常唱的曲目。

今年陳維斌已舉辦過四場「醫心盜樂─台語創作歌曲音樂會」,十二月時,在台中及北港還有兩場,皆由專業的合唱團及演唱家來詮釋他精選的台語歌佳作。

陳維斌本人也上台,擔任「說書人」,把當日的演唱曲目編串成一個故事,源源本本地把歌曲的創作心路分享給觀眾。他說:「當我聽到很多年輕人雖努力想用台語交談,卻無法流暢表達詞意的時候,內心特別無奈,我期待透過台語歌的傳唱,讓更多人能自然地學到台語文的優美的內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