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楊慧玉
清晨的烏山頭水庫,幾束陽光灑落水面,透露著無比聖潔。儘管是假日,一路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放眼望去,天地間只剩壯闊的水面與浩瀚的天空,靜謐得連自己的喘息聲都顯得吵雜。
民國十九年建成的烏山頭水庫,因著日本技師八田與一的奉獻,滋潤嘉南平原一方沃土而更顯偉大。園區中,他與妻子長眠之處設置了一座銅像:一手支著頭,若有所思,從水庫制高點眺望著一生所成。銅像腳旁放置著幾束鮮花,顯見民眾對他感念至深。
銅像周圍,綠蔭環抱,鳥況異常豐富,此起未落,彼方又起,吱吱喳喳喧嘩著;潭面上,恰有一葉扁舟緩緩挪移,動靜之間,形成趣味對比。
烏山頭水庫蓄水面積一千三百公頃,集水區林地面積高達六千公頃,是台灣最大的人工湖。由空中鳥瞰,狀似珊瑚,故又稱「珊瑚潭」。園區裡,水庫完工之時自日本引進的南洋櫻花,春初落英紛飛,有「香榭大道」之美名;興建水庫時所使用的蒸汽火車頭、悼念因公殉職工程人員的殉功碑、重建的跨虹吊橋……皆引人思古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