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 菱角 秋天的美食

楊慧玉 |2012.10.27
1517觀看次
字級
圖/楊慧玉

能夠豐收,農人對天地總是心存感激,官田的菱農不僅於此,他們雙膝跪地,半身浸泡在泥濘的水田中,翻找著成熟的菱角;水田的一隅,立了根象徵土地公的木柱,日日膜拜感謝祂的庇祐。謝天敬地,只有時時與大自然拉扯的農民體會最深。

配合政府稻田轉作政策,官田農民於二期稻作種植菱角,至今已近半甲子,目前種植面積約四百公頃,產量居全台之冠,採水稻田與菱角田輪作,每年十二月至五月種植水稻,五月到十一月栽培菱角,分配得恰到好處,也讓土地稍喘口氣。

當地菱農說,官田因引用鄰近的烏山頭水庫水源灌溉以及土質適合,種出來的菱角特別鬆甜,是以聞名全台。

微涼的氣候,如水墨畫般的菱田,採菱予人「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愜意遐想,但對採菱人來說,完全與浪漫勾不上邊,不論是從顏色辨別菱角成熟度,或是否夠堅挺、有稜有角,都得迅速判斷明白;而採下之後,清洗、篩選過程更像是開獎,浮上水面是還不夠成熟的,沉於水底的才算合格。

習慣赤手空拳與菱角正面交鋒的農人說,菱角兩端尖角的倒鉤刺才夠嗆,刺進肉裡用針也難挑出來,讓人聽了頭皮直發麻,農人卻聳了聳肩,笑說:「沒啥啦!」

奮力掰開堅硬外殼,柔白的鬆甜經由咀嚼,在嘴裡不斷擴散,讓人不禁一個接一個。秋天,還是菱角感覺最麻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