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 --珍稀葉行者 復育有成

楊慧玉 |2012.10.27
1466觀看次
字級
圖/楊慧玉

有人稱牠為「葉行者」,長長細細的腳,輕盈地行走於池中浮葉之上;有人說牠是「凌波仙子」,間或著黑與白,點綴上鮮黃,拖曳著長長的尾羽,躍然於水波瀲灩之處。台灣的雉尾水雉所以知名,在於牠十分罕見。

全世界水雉科鳥類共有六屬八種,台灣僅有一屬一種,卻是全世界唯一具有繁殖羽(夏羽)和非繁殖羽(冬羽)不同形態的一種;牠同時也分布於南亞至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南方,台灣則是其分布的北限。

水雉喜歡棲息於有浮葉植物生長的水澤濕地與埤塘,最常出現在菱角田,所以又被稱為「菱角鳥」。台灣早期在平原地區的淡水濕地都曾有零星分布,但因農業生態環境的改變與埤塘開發,如今已不復見。民國七十八年,經農委會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七十九年以後,只剩下台南地區還殘存繁殖族群,目前多分布於八掌溪至曾文溪間。

水雉雖避居官田菱田,人類開發的腳步仍步步進逼,高鐵規畫路線穿越其重要棲地,經環評決議,「應完成十五公頃水雉棲地租用事宜,該路段始得動工」,因此由開發單位、政府與民間保育單位共同成立「水雉復育區」,確保水雉的核心族群,後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為了營造適合水雉棲息的環境,全台鳥會、義工紛紛前來協助整理園區,改善埤塘環境、調整水生植栽,如清除粉綠狐尾藻,以人工地毯式根除挺水性的荷花;補種浮葉性水生植物;也在企業資助下整地,解決園區地形高低落差的問題;今年,經市府協調,園區冬季常面臨的埤塘缺水問題亦獲得解決。

歷經十餘年復育,園區內繁殖的水雉數量已有顯著提升。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翁榮炫指出,今年,自然繁殖孵化的雛鳥已記錄到三百四十二隻,長成的雛鳥則有兩百五十四隻,繁殖成果創歷年新高;且據統計,大台南地區水雉族群量也於近四年來大幅上升,總數接近三百五十隻。

從賞鳥屋小小的賞鳥窗口窺探水雉的樂園,秋冬季節的牠們已換上一襲大地色的羽衣,不若春夏時那般靈秀、耀眼。濕地上,除了水雉以外,蒼鷺、小水鴨、小鷿、紅冠水雞等許多水鳥也來共享這片樂土,熱鬧非凡。

【小檔案】
凌波仙子
雉尾水雉體態優雅,四至九月的繁殖期羽色尤其亮麗。夏羽頭頂、面頰、喉和前頸為白色,後腦勺是黑色,頸後為金黃色,每側鑲有黑色條紋,腰羽和尾羽呈黑色,兩翼則黑白相間;冬羽原來黑色的部分大多換成褐色,尾羽也變短,與夏羽外觀差異頗大。

多分布於熱帶至亞熱帶的湖泊、埤塘、沼澤間;偏好棲息於菱角田、芡田、睡蓮、印度莕菜等浮葉性水生植物池,愛吃昆蟲、螺及睡蓮種子。民國八十六年被選為台南縣縣鳥。

水雉雌雄的體色一致,但雌鳥體型大於雄鳥;為一妻多夫的婚配制,男主內、女主外,雄鳥負責窩巢、護雛,盡忠職守,風雨無阻;雌鳥維護繁殖領域,在繁殖期領域性特別強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