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樂活左岸 垃圾焚化廠 成觀光景點

楊慧玉 |2012.09.22
1741觀看次
字級
江俊卿。圖/記者楊慧玉

左岸,總是帶著一種讓人感到幸福的魔力;新北市的八里,就擁有這般魔力。

從熙來攘往的左岸碼頭,往泛著天光水影的海角走去,有活力澎湃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相迎;時近中秋,經海風滋潤的文旦最是酸甜有味;樂活氛圍中,連垃圾焚化廠都能成為觀光景點!八里的風情,該如細啜咖啡般,慢慢品味。

沒人會歡迎垃圾焚化廠進駐,但它卻是現代文明的必要之「惡」!如何把汙染降至最低,化身為守護環境的角色?如何讓焚化廠變得親民,軟化居民對立的態度?唯有以同理心去管理與地方互動,才能跨越立場的鴻溝!

「我們要將心比心,我也不希望住家旁是垃圾掩埋場或焚化廠。」八里垃圾焚化廠廠長江俊卿說得坦白。該廠從落腳到興建,與其他地區的垃圾焚化廠一樣,都遭到居民誓死抗爭。歷經七年風風雨雨,含掩埋場在內,占地約八十公頃的垃圾焚化廠終於民國九十年完工啟用,服務範圍包括八里、林口、五股、泰山、淡水、蘆洲及三重等區域,處理家庭生活垃圾及一般事業廢棄物。

垃圾焚化廠是否造成當地汙染?會不會影響生活品質?八里居民的擔心是一定的。因此設計之初,焚化廠外觀便委由貝聿銘團隊規畫,全廠採鋁帷幕玻璃設計,新穎且具現代感,難與傳統焚化廠的印象連結,倒像是科技辦公大樓。建成後,屢次成為電視劇、汽車廣告取景的場所,且常有中外團體預約來此參觀、考查,儼然已成為觀光景點,去年參觀及使用人次已達五萬人以上。

八里垃圾焚化廠從九十六年開始更新汰換設備,不僅提升了汙染防治效率,發電效率在國內也名列前茅。其利用垃圾燃燒產生的熱能發電,平均每小時可達三萬五千度,其中百分之二十供廠內用電,另外百分之八十則輸出至台電電力系統。如去年發電二點五億度,可供十六萬人口一年用電,減少近十六萬噸的碳排放,抵銷焚燒時所產生的十二萬六千噸碳排放量。

而將廢熱等綠能利用於廠內所設置的溫水游泳池,則為全國首創。江俊卿指出,游泳池上方使用透明採光薄膜、利用屋頂太陽能加熱淋浴用水、池水回收再利用等,都以節能減碳為最高原則。而為回饋鄉親,鄰近區域居民可免費使用,去年使用人次高達三萬多人;從今年十月開始,又將別開生面,利用餘電在泳池旁增設烤箱,讓居民又驚又喜!

廠內並設置「環保夢工廠」,與台北市再生創意協會共同建構,館內作品皆為利用廢棄物創作而成,同時設有「環保DIY教室」,引導社區與參觀者將環保概念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此外,該廠更結合社區總體營造,建置生態步道、生態資原與文史調查、復育野百合、開放廠區舉辦全國首見的焚化廠婚宴……,深入在地環境與文化。

從誓死抗爭到逐步接納,焚化廠的誠意讓居民看得見,感受得到;但最重要的,還在於操作資訊公開、隨時歡迎進場查核的作為,讓居民得以共同監督管理,「放心」,才是讓居民卸下心防的關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