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人 林炳昌 從新農民到有機文旦老先覺

楊慧玉 |2012.09.22
1923觀看次
字級
林炳昌。圖/記者楊慧玉

文/記者楊慧玉

採訪當天適逢颱風將來,柚農卻未做任何防颱準備,只因為「無從準備起」。栽培有機文旦近十年的林炳昌,早已練就看天吃飯的豁達。

林炳昌有機栽培已久,但一直沒去認證,直到今年才動了念頭,順利通過有機轉型期認證。林炳昌是八里唯一採有機栽培的柚農,去年曾有另兩位柚農共襄盛舉,卻因投入成本與產值過於懸殊而中斷,林炳昌堅持十年的勇氣和傻勁,著實令人佩服。

那股傻勁是從何而來?林炳昌也說不上來,或許是單純認為,何必為了每年不上不下的收入而賠上性命吧!他說:「施藥時農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每年柚農得冒七、八次風險,就為了平均每年五十萬元的收入?」

林炳昌的父親在八里算是文旦栽培的鼻祖,為了不讓父親一輩子照顧的果園荒蕪,原在食品公司擔任區經理的林炳昌毅然辭去工作,回鄉種植文旦。而選擇以有機方式栽培只能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卻讓他嘗盡苦頭。

以自身與消費者的健康及有益環境為出發點,林炳昌的觀念雖然值得讚許,但是入行第一年卻慘遭滑鐵盧,淨收入僅有八萬元;且銷售出去的文旦還因表皮又黑又醜而被退貨。

林炳昌於是從網路、研究報告中,研究文旦有機栽培的方法。為了讓果園通風、日照充足,避免病蟲害,他幾乎砍掉園中半數柚樹;冬季徹底清園,讓作物充分休養生息,第五年開始,有機栽培技術逐漸成熟。又偶然在果園草叢中發現一顆金黃色的文旦,口感水嫩,甜度相當,有早熟趨勢,於是他以此嫁接,並在套袋中插溫度計,記錄溫度與時間,研究二至三年,終於栽培出滿株金黃燦爛、別無分號的「黃金文旦柚」。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林炳昌認為,多數人會比較有機文旦與一般文旦,但獨門培育的有機黃金文旦就沒得比了,市場價格便由自己決定。話雖如此,不過,他去年銷售的二十二萬元中,有機資材費用就占了十萬元,投資報酬率顯然過低。所幸,林炳昌經營的穀興農場所附設的「桃樂絲森林」餐廳,彌補了財務上的缺口,且久而久之,有機、生態等意象,反為餐廳加分不少,也是林炳昌始料未及的。

時近正午,穀興農場內仍然鳥啼處處。林炳昌說,鳥類之外,這裡鳳蝶、青蛙也特多。他坦言,不見得有機就比較好吃,不過可以明顯看出對身體和環境都比較好,在他極力說服下,目前也有一位弟弟願意採無毒方式種植;而他也會努力「活得更好」,遊說更多人加入有機行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