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趁著天氣不錯,我特別帶七歲的乾孫子小寶去爬山。
我們爬的是台中大坑的步道。上山前,剛剛跟他媽媽從日本旅遊回來的小寶還告訴我:「我們在日本有去登大雪山哦,而且還騎腳踏車繞湖騎了二十四公里!」說完,他又強調:「是二十四公里哦!奶奶你有沒有騎過這麼遠?」我當然沒有啦。當下我就決定,這小子既然說得這麼行,應該可以選擇難一點的步道吧。
我打算帶他走十號步道,不算困難,但頗有些高度,也有些陡,回程再從比較平緩的九號步道下來。路上,小寶還跟我約定:「誰先叫累誰就輸了哦!」
到了才發現,前幾天大雨,十號步道的路基被沖壞了,這下只有改走平緩的九號了。
哪曉得,明明路程平緩,但還沒走多少路,小傢伙已經落後老遠,而且在後面高叫:「好累哦!」我一面繼續走,一面回頭問:「是誰在叫累啊?小寶,是你嗎?」只聽他趕緊更正:「不是,不是,我是說好涼啊,不是說好累!」
又走了一段路,遇見一對夫妻帶著個五歲左右的小女孩去上廁所。我指著女孩告訴小寶:「你看,那個妹妹比你還小也來爬山哦。」小寶卻嘀咕:「說不定她上完廁所就不肯爬了。」
再走一段路,迎面遇見了一位出家師父。小寶正滿臉詫異地跟我說:「奶奶,師父也來爬山呢。」那位師父卻解下了手中的一串念珠送給小寶,還要小寶抽一張他隨身帶的箴言,才慢慢地走下山。
無緣無故地收了串念珠,小傢伙顯然很困惑,告訴我:「奶奶,我很想說不要,又不好意思說。」我跟他說那是師父要跟他結緣,沒關係,他才放心。
走著,號稱爬過日本大雪山的小寶又開始叫了:「唉喲,怎麼還沒到山頂啊?到底什麼時候才到啊?」過一會兒,又叫:「不得了啦,我覺得我快死了啦!」可是,要他走路時抓住台階邊的扶手時,他卻告訴我:「不行,我是男人欸,怎麼可以扶?」
終於,在我連哄帶騙,外加讓他喝點水、吃點水果,休息一下後,我們走完了九號步道。
回程是輕鬆的下坡。這回小傢伙走得比我快多了,抵達山腳下還直訝異:「怎麼這麼快就下來了?」問他好不好玩,他猛點頭,說是:「下次要叫爸爸一起來。」我以為他是一片孝心,沒想到他打的算盤竟是:「這樣我走不動時才有人可以背我啊!」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