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賊」,一個帶有揶揄意味的名詞,卻蘊含了多少父母疼愛兒女的心意。
剛結婚時,外子薪水微薄,既要付房租、又要存學費(外子仍在進修),讓初次主中饋的我總是捉襟見肘,每次到市場只敢挑價廉的菜色。
爸媽知道我們的難處,總是在市場公休的前一天,就準備了大量的食物,隔天一大早,就搭火車到高雄探望我們。看他們兩老提著大包、小包,坐車搖搖晃晃大老遠跑來,就為了幫女兒減輕經濟壓力,我心裡又慚愧又感動。爸爸說:「人到、物就到,都是自家賣的東西呀!」又為了避免傷了外子的自尊,媽媽總說:「最近生意差,每天都有存貨,你們就幫忙消化消化存貨吧。」
市場其他攤商朋友總愛打趣的說,爸媽是公休日補給隊,又說:「你們兩人從民雄到高雄的來回車資,夠買許多食物啦!」爸媽還是不辭辛勞的每半個月就帶「補給品」到高雄,陪我吃個午餐,又風塵僕僕的坐火車回民雄。我知道,這些補給品裡有著爸媽對女兒既深且濃的愛。所以即便我回娘家時,鄰居總笑謔著說:「女兒賊回來囉!」爸媽還是喜孜孜的摟著外孫,迎著我們入門。
歲月匆匆,三、四十年已過,父母均已離世,我也升格當岳母了。雖然女兒婚後沒有我們當年的窘境,但我每煮了一道她愛吃的料理,就想邀她們回家同享;每到市場買個菜,就想多買一份給她;假日安排出遊,就想約她們同樂。我樂於有個「女兒賊」可以隨時疼她、愛她,就像當年爸媽疼惜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