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紅帶著國中兒子單車環島, 並表示以後的日子,全都要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圖∕洪敬浤
住在台中的李永紅最近被選為十大抗癌鬥士之一。那天,她談起自己的一連串經歷,我才發現,看來堅強的她也有軟弱的一面。
從江西遠嫁到台灣的李永紅原是家中的老么,打算結婚時,她的家人根本不答應她嫁來這裡「吃苦」。她只好偷偷結婚,直到懷了孕才回家求取原諒。
她的公婆都已不在,家中除了先生就只有一位有病的大伯。大伯沒有工作又喜歡杯中物,有兩次喝酒後對她動粗,把她打得滿臉是血,還鬧到了警察局。
警察問她要不要申請保護令,她心動了,疼她的先生卻很憂戚,問她:「申請保護令後,大哥就必須離我們一百公尺遠,他怎麼生活?」這句話讓她心軟,只要求大伯寫下切結書,不要再犯,就原諒了他。
她告訴我:「之後我改變心態,不當他是大伯,而把他當公婆伺候,就沒事了。」果然,大伯改掉酗酒的習慣,從此相安無事。
知道自己罹患乳癌,永紅說她當時腦筋一片空白,在診療室外面足足坐了幾個小時。直到醫師看完診,見她還沒有離開,問她怎麼不去接孩子,她才清醒過來。
那天,先生正好在對岸出差。她只給孩子煮了個泡麵,就獨自一人騎了摩托車到台中港港口。
「每次想家,我就坐在海堤上看海,因為我覺得海的另一邊就是大陸,這裡離家最近。」她這麼告訴我。但那時她只想跳下去,免得像當年罹癌過世的大姐一樣受苦。
坐著、坐著,巡警來了又走。直到深夜,兩位巡警勸她:「妳的孩子呢?妳放心他一個人在家嗎?」她這才如夢初醒,騎車回家。
後來,她再度跟醫師聯絡。這段從診斷到手術期間,不斷有乳癌關懷協會的成員打電話來安慰她,也有人告訴她:「自己手術到現在,已經十三年了。」讓她對生命重新燃起希望。
如今,手術過後已五年。這段期間她不但加入乳癌關懷協會當志工,也和許多新住民姐妹組成「娘家」協會,對一些嫁來台灣的新住民姐妹提供幫助。
為了鼓舞同儕,她先後參加三次的單車環島。去年的一次,還帶著念國中的兒子,來個母子二人環島呢。
「我兒子原本功課不是很好,也有些叛逆。但我生病以後,他變得很用功、很貼心,也很會關心別人。」談起兒子,李永紅滿是驕傲與欣慰。
經過疾病的淬鍊,她表示,以後的日子全都要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