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東方企管大師」的大前研一對於現代工作者曾提出「π型人」概念。他認為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單一專長已無法滿足要求,許多成功名人都具有雙專長,或同時跨足兩個領域。「π 型人」中的「π」左下方的一撇加上右下方的一捺,左撇代表第一種能力;右捺代表第二種專長。
像是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曾經是創作歌手,也當過高中英文老師,平日對於密碼學、科技、宗教多所涉獵。任教職時他嘗試寫作,最後愈寫愈有心得,毅然辭去教職專心創作,沒想到寫到第四本書就寫出另一片天,創造出暢銷全球著作,翻譯成四十種語言版本,還跨領域拍成電影。
隨緣橫跨兩個領域
「第二專長」固然是現代工作者的必備「逃生索」,然而,人力資源、企管專家無法預言的是,第二專長何時能開花結果?因此若抱持著「功利」想法在工作之餘不斷焦慮,恐怕適得其反,讓自己筋疲力竭。因為這些成功名人一開始的「第二專長」常常只是生活上的興趣或個人天分,並非刻意經營。
由民歌手轉戰科技業的上海聲朗信息科技創辦人李建復,就是最好的例子;從學生時代至今,他一直橫跨在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上。就讀淡江大學期間,他與知名歌手蔡琴、蘇來等人發起「天水樂集」,斯文長相,擁有渾厚嗓音的他,不慍不火演唱起由侯德健創作的〈龍的傳人〉,牽動著台灣人的愛國情緒,這首歌讓他成了民歌時代的閃亮明星,甚至當侯德健在一九八八年央視春晚上演唱〈龍的傳人〉一炮而紅,也順勢帶出大陸網民好奇心,紛紛打探這位身分背景特殊的原唱者李建復。
原本在歌壇已有一席之地,他卻不眷戀,退伍後,他出國留學,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在美國安德森企業顧問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工作,當到資深經理。三十九歲,他再次轉換跑道,一腳踏進資訊界,擔任新浪網前身華淵資訊台灣分公司創辦總經理,四十一歲擔任雅虎台灣總經理,四十六歲離開雅虎前,已升任為雅虎北亞區企業服務副總裁。
任何工作都是學習
擔任雅虎北亞區企業服務副總裁階段,他曾接受專訪談到如何訂定生涯規畫,他說:「很多人問我對唱歌會不會眷戀?唱民歌是我年輕時做的事情,那段歲月已經離我相當遙遠,我不會眷戀。人生,就是不斷地在做取捨。有時回想起來,當時做了一些自認有理想性、具實驗性的音樂,現在看起來卻覺得﹃幼稚﹄!流行的音樂,應該是可以流傳很久、好聽、好唱,讓很多人都喜歡的作品。如果那時我走進歌壇,現在可能會蠻慘的!當年提早結束自己的歌唱生涯,也不是一件壞事。如今,我只將唱歌定位為休閒消遣。」
在生涯規畫上,他建議年輕人:「要檢視自己有沒有實在的基礎,可以做規畫!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有了實力,做其他事都容易觸類旁通。對初出社會的人來說,在一個不錯的公司培養基礎是很重要的,其次,要有open開放的想法、心胸和視野。任何工作機會都是一種學習,因此,可以學習的時候,千萬不要抱怨或放棄。」
詮釋詩歌絲絲入扣
儘管離開主流唱片圈,一九八四年李建復與李壽全、陳揚、李泰祥等合作的概念專輯《夸父追日》,以及一九九五年《旅夢》系列之一《牧歌》專輯,多年來始終被樂迷珍愛、收藏。尤其是《牧歌》專輯出版的時代,韓流剛起,國內流行音樂充斥翻唱風,唱片公司製作以詩人鄭愁予作品為詞,搭配名建築師暨作曲家張世的曲,洛杉磯電影音樂管弦樂團(L.A.F.O.)擔任音樂伴奏,盛邀當時已非歌手身分的李建復擔任演唱人,只因他的嗓音最適合詮釋鄭愁予的詩。由於是少量發行,並沒有特別做宣傳,時隔多年在網路上的詢問度還是很高,還曾在網上飆到近萬元的行情,十二年後,由金革唱片重出復刻版,仍然吸引樂迷的注意,認為這張專輯「是國產發燒片中的經典」。
或許是曾經唱過民歌、也做過廣播主持人,李建復深知音樂的傳播感染力,無怪乎中年創業,他選擇從事大中華地區的有聲內容整合出版,希望為網路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有聲內容出版及播出服務。
「看到創業過程能夠開花結果,是件很高興的事。」李建復表示,當時在華淵資訊(新浪網前身)與雅虎擔任台灣創辦總經理時,全公司只有二十多人,現在上海的團隊只有十多個人,他喜歡小規模創業團隊的運作,以此追求最新科技的創新與創意,嘗試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
中年創業 讓世界因我而不同
曾有大陸媒體記者這樣形容李建復:「一個成功者,一定擁有一顆開放的心,李建復就是這樣。深入不同的網域,結識不同的朋友,體驗不同的人生,並且樂此不疲。努力做個多面向的人,享受多姿多彩的人生。這是李建復的追求。」
李建復去年參與第九屆華人領袖高峰會時指出,未來「沒有大霸主,小的也能出頭天。」台灣的優勢在於生活型態的文創產品,這也是大陸目前最欠缺的部分。台灣電子商務的未來不需追大宗市場,但可開拓長尾理論的尾端市場。
年近中年,毅然決然辭掉人人稱羨的雅虎北亞區企業服務副總裁職位,帶著全家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李建復的自信與感性可見一般,他跟記者透露:「那時只是很單純地考慮到小孩的教育問題,希望給孩子好的教育環境。」但這個決定也讓他嘗到「中年危機」,「在加拿大的三年,是我人生的陷落期,因為自己無所事事。」他說。
移民加拿大期間,他並沒有「停」下來,注意著網路世界的各種變化與新興趨勢,二○○六年重出江湖,創辦上海聲朗信息科技,經營有聲出版事業,讓人們透過電腦、手機在網路上聽廣播。
點進有聲出版網站「愛播吧」,線上產品仍在累積中,除提供一般用戶點播收聽各式各樣的音頻內容,還有配音後的已出版有聲書籍,或「音訊播客愛好者」上傳的原創內容,也有心情故事、音樂翻唱、演講、相聲評書及語言學習內容等。
從現有的產品目錄裡,可以一窺他不僅整合了熟悉的表演藝術與網路領域,更是整合了過去在台灣所累積的經驗與人脈資源。像是拿下台灣最夯的英文老師徐薇、教育訓練界名人黑幼龍、曾仕強作品版權。日前他向記者透露,目前正蒐集台灣著名文創影音產品,包括相聲瓦舍等的台灣優美文藝作品,用app下載方式傳播至全大陸。
近年智慧型手機使用蔚為風潮,手機族下載各式各樣的app,李建復瞄準全大陸數千萬名手機族群,他認為風靡兩岸的馮翊綱與宋少卿的相聲作品,透過app讓網民聽到說學逗唱功力,絕對拍案叫絕。他指出,目前app開發出來的下載程式多以工具、文字電子書及遊戲軟體居多,將相聲節目的內容置入手機,在台灣算是首創。相聲內容的段子多為數個小段子結合而成,每個小段子的時間不長,前後段子並沒有如戲劇般的強烈連貫性,適合手機族在等車或搭車的短暫時間時下載收聽。
「人到中年,會更明瞭自己要什麼,追求的是讓人生有意義、有價值,讓世界因為有你這個人而不一樣。」李建復不諱言他和其他中年人一樣,本來也想早日退休,現在創辦「愛播吧」卻愈做愈開心,儘管所有事情親力親為,每個月有超過一半時間待在上海指導工作團隊。開辦至今六年,還在燒錢、還要「倒貼」,「但我很開心與公司團隊一起努力讓技術更成熟。」更開心「愛播吧」已從每個月燒掉一輛BMW的錢,進步到現在每月燒掉一輛大陸國產車吉利的錢。
小檔案
1957年10月24日生於台北,祖籍上海,家學淵源,父親李模曾擔任蔣經國總統時代教育部政務次長、經濟部政務次長,母親許婉清擔任律師,舅父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許倬雲,新一代偶像歌手王力宏是他的表侄。王力宏曾對媒體回憶這位「表叔」,他說:「我八歲那年,在家族聚會中,第一次聽到叔叔唱現場版本的〈龍的傳人〉,記得當時有位親戚結婚,叔叔坐在鋼琴凳子上,拿著媽媽的吉他,自彈自唱〈龍的傳人〉。」
1978年,就讀淡江大學的李建復參加「金韻獎」比賽,獲選優勝歌手,次年在金韻獎合輯中收錄的〈歸〉,是他出道之作。1980年他演唱侯德健作品〈龍的傳人〉,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1982年,李建復和蔡琴、李壽全、蘇來、靳鐵章、許乃勝共同組成「天水樂集」,結合創作、編曲、製作、演唱,以「獨立工作室」的型態,出版「不受商業箝制,完完全全,對自己,對大眾負責」作品。
退伍後,李建復留學美國,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1987年後任職於美國安德森企業顧問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1996年參與創辦新浪,同年,李建復擔任真相新聞網新聞節目《十八新聞動心時間》主播。1998年轉任雅虎台灣總經理,後升任雅虎北亞區企業服務副總裁。2003年,辭掉雅虎工作,2006年創辦上海聲朗資訊科技,經營「愛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