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原則 不眷戀不執著

阮愛惠 |2012.04.21
857觀看次
字級

陳岳山並非早發的藝術家,卻能在中年後期開筆之後才華泉湧、聲名鵠起,屆華齡而能創造成就的高峰,確有令人欣羡之處。但他的成就絕非平白得來,除了早年奠下的基礎,他也常常每天站著練字十個小時;為了揣摩名家筆法,亦曾到各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研習名家作品,投下重金購買名家法帖練習。

陳岳山廣泛獵取顏真卿、柳公權、歐陽修及褚遂良四位先賢之作品精華,再深入研磨。他體認出書法須重藝術及創意,但不宜遠離傳統法則,於是,融古出新,以「行草」體見長,娟秀中見蒼勁,圓潤中有嶙峋。曾在省美館書法申請展中,自一百三十多位參與角逐的書家之中獲最高評價,脫穎而出,被譽為是書法界的奇才。

貴人的賞識,也是陳岳山至感歡喜的際遇。前教育部部長朱匯森在民國八十九年三月,於中正紀念堂參觀他的書法個展時,驚豔地在每幅作品之前逗留良久,他盛讚陳岳山的字「筆畫堅而渾、體勢奇而穩、疏密有致、脈絡貫通」,兩人一見如故,成為翰墨之交。書法家王靜芝也對他肯定有加,譽之「行草特秀,見者讚嘆」。

不過陳岳山的藝術之路在初期也曾遇到不小的波折。民國七十九年及八十年間,時年六十多歲的陳岳山,因長久練字而造成坐骨神經問題,腰脊劇痛,一度嚴重到必須坐輪椅。他曾經相當沮喪,好一陣子不想寫字。後來他聽從當醫生的學生建議,不開刀,而以溫和的運動方式來對抗病痛。

「年紀大了學不來游泳,所以我就練拍手功和快走。」陳岳山說。上午五點多起床後,早飯之前,他關起門,在書房內繞著圈子走,並且用力拍著手。下午四點多,晚飯之前,他再到附近的校園內快走,也是一邊走一邊拍手。他會刻意選人少的角落活動,怕拍手聲影響到他人。晚餐之後,他就不再費心神讀書寫字,而是在家裡附近走一走,動一動,十點左右就安歇了。「一天至少動個三次,但不要太劇烈,結果腰也不痛了,坐骨神經痛也沒再發作過。」陳岳山說。

他的日常生活清簡,一套西裝能穿幾十年,住在僻靜的樓房,家具也是能用就好,不求新穎美觀。他對「吃」的要求很簡單,每餐只吃半碗飯,配上簡單的配菜,再一碗熱湯,就感到很滿足了。

青菜是自家菜園種的,每每都是外籍管家在煮飯之前才去現摘現煮,相當新鮮可口。吃太多或太複雜的食物,反而讓他渾身不舒服。所以,對於外界的餐會邀約,他都儘量婉拒,或者席間僅酌量進食。

對於茶、酒等飲品,陳岳山也是淺嘗即止,通常是有客來訪時才喝。年紀愈大,他對食物的眷戀愈淡,愈不執著。唯一例外的是堅果類,他家裡的茶几上經常都有一盤自炒的腰果,乾煸少鹽,清脆爽口,正似陳岳山日常生活的況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