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火熱了十多年,為了防制炒房,政府二○○三年開始打房,推出各項措施,調控力度一浪高過一浪,前年更提出限貸、限價和限購「三限方針」,要使房價回歸合理價位。所謂回歸當然意味房價要下跌,而限購是最快、最直接的辦法。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上周公布,一百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房價,連續第七個月下滑。美國時代周刊早在前年四月就發表文章指出:「沒有比這個問題更讓經濟學家、投資者和銀行家失眠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充斥著泡沫嗎?」
《華爾街日報》去年十二月報導:「中國房地產銷售像北京冬季的天氣一樣冷。政府將炒房者趕出去,但不斷下滑的房價讓其他人觀望不前。」上個月,《華爾街日報》又報導:「中國房地產近期是否會崩盤,出現斷崖式大跌?」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指出,不用太擔心房價下跌是否會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因為這是擠出房地產泡沫必須承擔的成本,任由泡沫自行破滅才危險。
易憲容說,房地產調控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信貸政策,而不是限購令。事實上,限購有很大弊病,受銀行和地方政府人為操縱的空間較大,而且是明顯的行政干預,長期來看,更扭曲了需求結構。因此一年多來,僅有四十六個城市實施。
李迅雷也不認為房地產會崩盤,他是上海市人大常委員、財經委員。他指出,城市化還在進行,人口遷移還沒結束。城市經濟成長將因此持續,房價維持堅挺。保守估計,人口遷移活動還可持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