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報導】對多數人來說,喝酒是一種活化血液的健康享受、社交行為,小酌足以怡情養性。但對某些人而言,酒卻有如深淵、泥淖,必須窮其一生戰戰兢兢、戒慎恐懼,稍一不慎就會跌落酒缸之中難以自拔。通常這便被稱為「酗酒」、「酒鬼」,必須尋求專業幫助。
Makiyo與日籍友人友寄隆輝酒後傷害計程車司機事件沸沸揚揚了一段時日,又見美聲天后惠妮休斯頓猝死,據推測為藥物與酗酒所害。事實上,無論是演藝圈或社會新聞,喝酒鬧事、酒駕肇事的新聞不勝枚舉,「適量飲用」絕對是一種智慧,也考驗著意志力。
上網Google一下,國內外演藝圈中因貪杯闖禍,「醉後大丈夫」的例子還真不少。小甜甜布蘭妮喝酒惹事的傳聞不斷;SMAP草剛喝酒裸奔,並因此出面向社會大眾道歉;金曲歌王曹格因喝醉失控打人;藝人洪其德、林曉培因酒後開車肇事致人於死…。
有些人喝酒說是為了助興;有些人喝酒是為了要借酒澆愁,但不論目的為何,若不懂得節制,則可能適得其反,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不但害己也害人。Makiyo與友寄傷害事件,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人說:「酒是穿腸毒藥!」其實,應該是視程度而定。有些研究顯示,少量飲用反而有助於身體保健,如喝紅酒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但若是到酗酒的程度,則必然傷身,也是一種生理與心理因素的疾病,需要醫療介入協助。
許多人酒後會出現無法掌控自我的脫序行為,主要是酒精對大腦功能產生抑制,讓人逐漸失去意識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所有的禍端與傷害也因此產生。
除了因酒醉而傷害的受害人以外,「家人」更是長期處於高壓中的受害者。一位父親長期酗酒的受訪者表示,家中氣氛常常處於低氣壓,尤其因為父親酒醉後的失控,使得家中每個人的精神都非常緊繃,總是提心吊膽,常常得和父親玩「酒瓶捉迷藏」,有時甚至要把利刃給收起來,深怕有萬一,也因此自己的成長過程並不快樂。
飲酒雖能暫時紓解壓力與不快的情緒,但若以喝酒來逃避現實,問題永遠無法解決。與其依賴酒精麻醉,以至於成癮影響工作及造成周遭親友的痛苦與傷害;何不另覓出口,透過醫療與家人的協助,用意志力和酒癮拚輸贏,開啟善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