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誦完佛經要回向時,總要念「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四重恩,指的是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以及三寶恩。其中,父母生養我們,含辛茹苦,是首要報答的恩情。

父母對子女的愛,深入骨子裡,說也說不盡。《父母恩重難報經》說到:有一次,佛陀與諸大比丘眾,在路邊看見一堆枯骨。這時,佛陀突然至誠恭敬地向枯骨禮拜。阿難不解地問:為何要禮拜一堆枯骨呢?
佛陀說,這堆枯骨是我前世的祖先,多生的父母!你們現在把枯骨分作二堆,如果是男骨,色白且重;如果是女骨,則色黑且輕。
阿難又問:為什麼男女如此不同?佛陀說:母親每生下一個孩子,就要用乳水餵養,乳由血變成,所以身體憔悴,死時骨頭變成黑色,重量自然也比較輕。
除了體力付出,心更是時時牽掛孩子。養兒育女時,父母不惜自己受飢受凍;等到孩子長大出門遠行,天天擔憂掛念;若是孩子遭遇逆境,也寧可代為受苦;即使孩子成家立業了,也仍然放心不下。
父母的心,為人子女者往往很難理解,必須經過人生磨練,或為人父母後,方能體會。《大集經》云:「世若無佛, 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父母是一大福田,與佛同等重要。
有個不孝的屠夫,經常喝斥老母親。有一天,屠夫聽說南海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很靈感,特地搭船過海去朝拜,走遍了全山,就是見不到活觀音。此時,巧遇一位老和尚跟他說:「活觀音已到你家去了,你只要看到一個反穿衣、倒踏鞋的人便是!」
屠夫一聽連夜奔回,一到家門口心急如焚,大力敲著門扉大吼:「開門哪!開門哪!」
老母親從睡夢中驚醒,嚇得隨意披上一件衣服,匆忙穿上鞋子來開門。兒子抬頭一看,果然是一位反穿衣、倒踏鞋的婦人,就拜倒在地。再一看竟是自己的母親,恍然大悟,原來活觀音正是母親,母親就是活觀音呀!
孝順父母要即時,除了衣食供養、恭順不逆外,帶領父母學佛,未來免於六道輪迴苦,才是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