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從小建立孩子的信心,未來會更有勇氣面對人生的風與浪。
圖/杜荷
當手心緊握時,只能抓住有限的東西;若將手轉個向,把東西給予他人,手是空了,卻掌握無限的可能。這個動作很簡單,就叫做「給」。
給,可以是物質的布施,也能是身體力行的奉獻。星雲大師一生以「給」為工作信條,奉行「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從「給」當中,廣結善緣,展開無限寬廣的人生。
給人信心前,要先讓人對我有信心。好比,工作時要專心勤敏,謹慎處理,讓人家有信心,覺得我能勝任,才敢交辦事情。
如果工作總是丟三落四,撿輕鬆的做,嘴巴說「沒問題」,做出來統統有問題,事後還要人家收尾,對你的工作能力大打折扣,生不起信心,如何能託付重任?
有人說我只要做大事,小事馬馬虎虎就好,這觀念很容易讓你走向失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有句名言:「魔鬼都藏在細節中,要成功、完美,首重注意細節。」細節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大事能不成嗎!
信心的相反是疑心,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個主管在帶部屬時,要給予信任,部屬才會交付身心。
十幾年前,我方從學院畢業,可說是稚氣未脫,任誰都覺得我說起話來像個孩子;但當時的主管永平法師卻給予我機會,上台與大眾分享閱讀心得,下了台後,明知不盡理想,他也僅建議一些方向,讓我從學習中增加信心和勇氣。
出了第一本新書後,他即刻大量購買與人結緣,他說:「這是你第一本書,先要建立起信心,未來才會有第二本書。」他娓娓道出,多年前他出第一張梵音專輯時,有一位阿媽一口氣買了一百片與人分享,他深受感動,產生無比的信心去推廣專輯。別人給我信心,我也給人信心,善念循環,緣分不可思議。
「獲得是一種滿足,給予是一種快樂。」尤其給人信心,讓人面對困厄時有力量。信心是無法以科學分析的奧祕,能產生無量無邊的希望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