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經濟困難國家一向由國際貨幣基金(IMF)提供援助,但風水輪流轉,現在變成拉美國家提供銀彈給IMF救歐洲。過去在拉丁美洲趾高氣昂的IMF官員,現在變得低聲下氣。
IMF總裁拉加德月初走訪巴西、秘魯及墨西哥,盛讚拉美國家在總體經濟方面管理良好,並採取有效措施免受歐洲債務危機傳染。拉加德強調,此行是為了向拉美這些從經濟風暴中崛起的國家學習。
IMF沒帶錢 而是來要錢
拉加德還表示,雖然IMF有三千九百億美元可提供貸款,但如果歐洲情況惡化,可能不夠用。巴西及墨西哥則說願意提供資金,協助歐洲紓困。
IMF總裁親自走訪拉美要錢,還說要向這些國家學習,這在從前是無法想像的。華府智庫「美洲對話」總裁席夫特說:「以往拉美國家財長聽說IMF官員要來了,都會嚇得發抖,準備被罵被訓。如今,他們卻成為財政管理的典範。」
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表示:「這回IMF並沒有帶錢來,而是來要錢。我寧願當債主,而不要向人伸手。」
在一九八○及九○年代,許多拉美國家處於「失落的年代」,經濟停滯,通膨衝天。現在這些國家的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約百分之五十,還不到許多歐洲國家的一半。去年部分拉美國家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九,今年也有百分之四點五,比已開發國家高出三倍。
拉美共同體排除美加
本月三、四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首次高峰會在委內瑞拉舉行,宣示這個新興共同體成立,中南美洲三十三個國家第一次聯合起來,最顯著特徵就是,將美國和加拿大排除在外。
拉美共同體脫胎自一九八六年由二十四國組成的「里約組織」,揚棄美國主導的美洲國家組織。這個組織一九四八年在美國倡議下成立,但美國影響力過大,一直遭到批評。
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說:「我們宣判門羅主義死刑。」門羅主義一八二三年由美國總統門羅提出,內容為美國不支持歐洲對中南美侵略或殖民,被視為美國將中南美納為自家後院象徵。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多次表示,美洲國家組織代表美國利益,拉美國家處於邊緣地位,「隨著時間推移,拉美共同體必將取代美洲國家組織。」厄瓜多爾外長帕蒂諾也說:「拉美共同體成立的最終目的,就是取代美洲國家組織。」
與美國之間關係微妙
美國一直將中南美視為自家後院,但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大批中左派政黨在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等國大選勝出,一些國家出於對本國利益的考慮,不願再對美國唯命是從。美國策劃多年的「美洲自由貿易區」正是在委內瑞拉、巴西等多國反對下擱淺。
當然,拉美共同體成員對美國的態度各不相同。哥倫比亞學者梅希亞表示,墨西哥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生效多年,美國與哥倫比亞、秘魯的自貿協定也已得到美國國會批准,即將生效。「建立一個排除美國的拉美組織沒什麼不對,但若徹底否認美國,未免自欺欺人。」
對拉美共同體的成立,美國反應冷淡,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希望繼續透過美洲國家組織發揮作用。
南美解放 走自己的路
在拉美共同體高峰會上,高掛著西蒙玻利瓦(Simon Bolivar)的肖像畫,向這位兩世紀前的南美解放者致敬,宣告拉美要「走自己的路」。
玻利瓦在西班牙語系美洲被公認為英雄、革命者與解放者,領導南美洲脫離西班牙獨立。他參與建立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聯盟,即大哥倫比亞,並於一八一九年至一八三○年擔任該國總統。此外,他領導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巴拿馬、秘魯和委內瑞拉取得獨立,並促進民主意識形態在這些國家發展。
年中被診斷罹患惡性腫瘤的查維斯病後首度出席國際場合,他在玻利瓦肖像畫前慷慨陳詞:「只有團結才能讓我們自由,這是唯一道路,團結、團結!」他稱美國霸權告終時候到了。
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楚更說,拉美共同體的成立,是中南美繼獨立後兩百年來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