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分裂架構 大陸新人造太陽曝光 編譯/潘楠慕 |2025.07.20 語音朗讀 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核融合發電模擬太陽產生能量的方式。圖/法新社、美聯社大陸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融合實驗裝置。圖/法新社、美聯社大陸也計畫發展核融合-核分裂混合核電。圖/法新社、美聯社目前全球的核融合發電都還在實驗階段。圖/法新社、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在世界多國正積極發展有「人造太陽」之稱的核融合技術之際,中國大陸最新焦點是將興建全球首座「核融合-核分裂混合核能」發電廠,目標是最晚2030年,達成連續發電100百萬瓦(megawatt)。這項「星火」計畫總投資人民幣200億元(約新台幣811億元),由大陸國營「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公司,與「聯創超導科技」公司共同投資、興建,根據招標文件,廠址設於江西省南昌市的瑤湖科學島,已展開環境影響評估,評估範圍涵蓋空氣、水質、噪音、生態影響,以及風險分析、汙染管控和廢棄物管理等,預計今年底前完成。星火採「核融合-核分裂」混合架構,其基本原理簡單說,就是利用核融合反應,產生高能快中子,觸發鈾238或釷232等燃料分裂,並放大能量。根據2023年簽署的合作協議,開發團隊設定能量增益係數Q值高於30的目標。Q值指核融合反應爐,輸出能量與用於發電之輸入能量比值。Q值大於30,遠高於法國興建中的「國際型實驗核融合反應爐」(ITER)設定之Q值高於10的目標。美國的核融合研究計畫「國家點燃設施」(NIF),曾在2022年達到Q值1.5。大陸官方雖未正式公布星火計畫時程,不過,屬於「十四個五年規畫」的江西省2021年科技發展計畫,將瑤湖科學島列為重大示範基地,要求「在這個10年末之前,完成核融合-分裂示範和驗證工程化應用」,而星火計畫正是該目標的核心項目。另外,聯創曾揭露,在5到6年內,要完成100百萬瓦級裝置興建。目前採用核分裂技術的核能發電已相當普遍,而純核融合發電,則都尚在實驗階段。「星火」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座,結合核融合、核分裂強項的大型混合模式核電廠,若計畫如期達成目標,將使大陸在純核融合、或者混合模式核電上,領先世界其他國家至少數年。同時,星火計畫也可為設於安徽合肥的「中國核融合工程測試反應爐」(CFETR)鋪路,該計畫被視為中國版的ITER,預定2030年中期完成。大陸其他純核融合實驗裝置,近年頻頻改寫紀錄,包括「先進實驗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EAST),於今年初達成高約束電漿連續穩定運行1066秒;設於四川成都的「環流3號」(HL-3),首次同時達到原子核溫度1.17億oC、電子溫度1.6億℃ 的「雙億度」成就。這些成果可向星火計畫提供電漿控制、壁材耐輻射參數等經驗,降低該計畫放大發電規模時的不確定性。 前一篇文章 錄音帶建檔 索馬利蘭留存文化 下一篇文章 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3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4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5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6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7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08【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9【臆想截圖】夏天的氣味是白色的2025.07.1510萬年寺播撒善根 祝福佛光寶寶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平流層撒鑽石粉 地球降溫新點子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錄音帶建檔 索馬利蘭留存文化烏國男丁上戰場 劇團女性擔綱集中營謳歌生命 二戰小提琴藏催淚故事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 作者其他文章平流層撒鑽石粉 地球降溫新點子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錄音帶建檔 索馬利蘭留存文化烏國男丁上戰場 劇團女性擔綱集中營謳歌生命 二戰小提琴藏催淚故事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