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巴西經濟急速發展,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達到二點四萬億美元,有望在年底前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但巴西總統羅瑟夫一月就職至今,已有七個部長下台,除了國防部長,其他六位都因貪腐。下台潮六月由羅瑟夫的幕僚長巴洛奇起頭,他被指擔任國會議員期間財產暴增。接下來是農業、運輸、觀光、體育部長,勞工部長則於十二月四日辭職。
國際透明組織十二月一日公布「二○一一世界各國貪腐印象指數」排行榜,巴西排名七十三。羅瑟夫的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主因是那些部長大多是前任總統的前朝人,而羅瑟夫對那些部長施壓逼退。
巴西與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被冠以「金磚四國」,主要是一九九四年起推出一系列明智的經濟改革,連續七年成長,得到世界認可。
二○○七年,巴西宣布在該國海域發現大片油田,初估儲量為五百億桶,讓巴西有望躋身全球五大產油國。當時巴西總統盧拉甚至說,「這一發現證明…上帝是巴西人。」
不過,全球經濟增長減慢,巴西高犯罪率和腐敗問題嚴重,有可能將巴西的許多成就毀於一旦。調查顯示,巴西常被視為全球最危險的國度之一,而腐敗則是根植於該國的各個權利階層。
巴西已開始感受到歐元區和北美經濟問題所帶來的影響,巴西的外商直接投資中,有三分之一來自歐洲,現在歐洲對巴西出口商品的需求減少。分析師預計巴西經濟今年的增幅可能只有百分之三,遠低於去年的百分之七點五。
「金磚四國」的光芒正在褪色,中南美洲最大經濟體的巴西尚且如此,拉美共同體的實力猶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