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引擎成功之道 李彥宏 幫助別人 成就自己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1.08.21
888觀看次
字級

「小團隊做出大事業」是互聯網基本精神,一個優秀團隊不嫌規模小,

最重要的是擁有創業的激情、創新的精神和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態度。

由百度主辦的「二○一一Astar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八月上旬由來自復旦大學的陳世熹以三千八百七十二的決賽總分摘得桂冠。當天,百度總裁李彥宏出席大賽為獲獎選手頒獎,並與十位年輕的九○後選手進行小型座談活動,和他們分享對於學習、技術的感悟,並給予年輕人建議。面對這些年輕人,李彥宏說:「電腦領域的前景非常好,對於真正優秀的人來說,專業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你的基礎打得很紮實,未來想做什麼都是可以成功的。」

「百度之星」是目前中國大陸參賽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程式賽事,已成功舉辦六屆,被譽為國內程式師的「黃埔軍校」和「造星工廠」。從二○○五年至今,累計影響超過十萬人,今年報名參賽人數更是創紀錄的三萬一千一百六十一人,台灣也有隊伍前往中國參賽。

「進入決賽的選手很多都才二十歲不到,九○後幾乎占據半壁江山,這個年齡正是充滿創意和激情的時候。通過這些年輕的技術精英在大賽中優秀的表現,讓我們對中國互聯網及IT產業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與信心。」百度的相關承辦人員表示。

從二○○○年一月創辦百度,到今年才短短十年間,《富比世》雜誌就以資產九十四億美元將李彥宏排名為中國大陸首富,他的奮鬥故事正是這些年輕選手的最佳典範。

正如李彥宏自己所說「小團隊做出大事業」是互聯網的基本精神,一個優秀的團隊規模不嫌小,最重要的是擁有創業的激情、創新的精神和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態度。

八月上旬,百度內部也舉行「百度最高獎」競賽,內部最終獲獎的是「智慧優惠管理系統」團隊,這支隊伍得到的獎勵是高達百萬美金的股票獎金,這是中國大陸互聯網企業中給予員工的最高獎勵。

不受人關注才能專注

將精力花在培養人才、培育員工上的李彥宏,在講求快速變化的互聯網產業中,令媒體印象深刻的是,他一再強調自己本著平和心態,不想隨波逐流,只專注經營搜索領域中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在不同的場合、接受不同的媒體專訪,李彥宏始終表示,很多成功的企業一開始都是在不受人關注的時候成長起來,他認為,正是因為不受人關注,初創的百度才得以聚精會神做事情。

就像當年百度員工只有二十人時,谷歌已有八百人規模,但一直等到二○○五年八月百度股票上市,谷歌才想分享搜尋引擎在中國的市場,卻為時已晚。李彥宏說,全球商業歷史,尤其是IT產業歷史基本就是「黑馬成長歷史」,就像微軟是在IBM成功情況下脫穎而出一樣,後來的雅虎、微軟、谷歌都有類似歷程。整個商業的發展可以給大家一個啟示,如果想真正做事就不能天天被太多外界因素干擾。

他將這個想法落實在百度的員工任用上,別家企業依員工的學經歷來任用升遷,李彥宏對於聘任員工卻很另類,現任百度副總裁的朱光在他主編的《人生可以走直線》一書中說:「百度裡有很多產品經理來自『江湖』,他們的背景天差地別,但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對互聯網很愛、很熟,一定是個『網蟲』。」像是有一位經理孫雲豐,進入百度之前,只是一個包裝材料的推銷員,因為對搜尋引擎的狂熱,接到百度的工作邀約。

喜歡且擅長才能長久

但由於百度的成功,使得李彥宏受到的關注愈來愈多,他向記者透露,現在他有三分之一必須花在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上,幸好他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放在產品和技術上,另外三分之一的時間放在培育人才、培育員工如何正確的做事情、如何成長得更快。

「不要覺得現在我站在台上,你們在台下就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其實我非常羡慕大家。」他說,年輕創業者做的事情可能更少人關注,這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這是一件奢侈、是一種幸福。

他也勉勵年輕創業者,有人說目前中國互聯網主要公司創始人都是四十歲左右的人,沒有給更多年輕人機會,其實這只是一個暫時現象,機會還是很多,因為市場會愈來愈大,中國已經是第一大互聯網市場,不斷有新需求、新產品、新的用戶習慣、各種各樣的市場變化出來。

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專注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上,並且嗅到環境的變化,加以因應。



文/李彥宏

此刻,北半球正進入夏天,白晝變長,陽光充沛,生命從青澀走向成熟。你可能是在讀的學生,或是即將離開校園,進入職場的畢業生,也可能是正在為理想打拚的職場新人。現在,你們正處於人生走向成熟的階段。

在百度搬離北京中關村以前,我辦公室的窗一直朝向我的母校——北京大學。透過那扇窗,我可以看到自己當年住過的宿舍和從青澀走向成熟的自己。大學時光給了我獨立思考、做出判斷的能力,我一生都從中受益。

回望過去,我時常覺得幸運。我在我一生最美好的時光,從事我最熱愛的事業,能在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為世人創造一些價值。在這樣的路上,我堅守著那些簡單、樸素的信念,並依靠這些信念的力量逐步接近成功。

你們正帶著新奇和些許惴惴不安走入更廣闊的世界,進入生命的夏天。在這個季節,走一條什麼樣的路,將決定你未來的收穫。此時此刻,你們也是幸運的。因為整個世界正變得更加理性、公平。在這樣的世界,秉持樸素的信念,將獲得巨大的力量;在這樣的世界,你不必違背自己的內心,放棄稜角和個性去學習圓滑的處世之道;在這樣的世界,陽光下的成功與我們如此接近。

互聯網正與傳統工業飛速融合,商業規則正被徹底改變,同時發生變化的還有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社會變得包容,公平的規則變得暢行無阻。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年代:很多傳統的規則徹底失效,新的秩序正在建立,如同陽光之下,萬物葳蕤。

正是因為這樣的變化,那些簡單而質樸的法則將重新發揮作用。因循這些法則,我們將以對他人和整個世界友善、負責而積極的心態和行動,讓自己的人生捨棄不必要的迂迴和閃避,讓內心的渴望驅動真實的自我,擁有陽光下的成功——如果人生真的有捷徑,這就是最短的路程。

你們注定將經受考驗和磨礪,或許,一些痛楚。但這就像夏天的烏雲和雷雨,只能短暫占據天空。如果這個世界曾經施予你不甚積極的影響,你需要從現在開始,放下這些包袱,獲得陽光下的成功——因為這符合社會和整個世界進步的方向。

我和百度都無法提供人生的捷徑和職場上的潛規則,而且我們並不為此感到抱歉,因為這些並非用戶所需。

你不必因為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扭曲本真的自我;你不必操習那些你曾經不屑一顧的所謂技巧來獲得他人賞識;你不必讓自己的成就與虛與委蛇、見風使舵、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相聯繫。

在陽光下擁有樸素的成功,讓自己變得敢於、樂於、善於為世界創造價值。

本文轉載高寶書版集團《人生可以走直線》一書






小檔案

1968年11月17日出生,中國山西陽泉人,是全球最早的搜尋引擎研究者之一,目前擔任百度公司創辦人、總裁兼執行長,負責百度戰略規畫和營運管理。

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資訊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中,先後擔任出版《華爾街日報》的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即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1999年,Infoseek被迪士尼收購,他放棄Infoseek的股票期權,和徐勇回到中國創建百度公司。2000年後百度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技術公司。百度於2005年8月5日於那斯達克上市。

獲獎紀錄



2001年 ˙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中國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

2003年˙榮獲中國第二屆「IT十大風雲人物」

2004年˙當選中國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當選中國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

2005年˙獲得中國第十二屆「東盟青年獎」

             ˙中國「CC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6年˙當選美國《商業周刊》年度全球「最佳商業領袖」

2009年˙榮獲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獎

2010年˙榮獲《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

            ˙榮獲「首都傑出人才獎」

            ˙《富比世》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入選《財星》雜誌全球商業人士,成為第一位進入榜單的
                中國人

2011年˙中國《理財週報》「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李彥宏家族排名
                第二

             ˙《富比世》雜誌以李彥宏資產94億美元(人民幣六百一十八
                  億)選為中國首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