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告別無上勝長者後,繼續南訪迦陵伽婆提城中的師子頻申比丘尼。
據經文所載,師子頻申比丘尼是一位成就菩薩一切智法解脫門的聖者,此法門,智光莊嚴,能於一念中普照三世。當善財童子來到訪迦陵伽婆提城之際,師子頻申比丘尼正在日光林中,以法饒益眾生。
據〈華嚴經行願品疏〉解,「師子頻申」意為「舒展自在無不至」;「比丘尼者」意為「純淨之慈,令善遍故」。
而《文殊指南圖讚》也有文記載師子頻申比丘尼的成就事蹟,文曰:「師子頻申比丘尼,妙勝光王,日光園中;八德流泉,百花寶木;頭頭映現,一一示身。得成就一切智法門,證一切處迴向。」
此處〈慈容二十五現〉版畫、偈語與《華嚴經‧行願品》中所記載善財童子拜謁師子頻申比丘尼並無直接關係。
版畫主要依據偈語「臥龍驚起出巖隈」為主題,創作出「神龍朝禮觀音」的意象。至於右側觀音則頭帶髮冠、身著天衣纓絡,一手斜倚於岩上,一手持念珠,怡然自得。
偈語作者為南宋法全禪師,早年投東齋道川禪師落髮,後依佛智禪師,久參不契,累年晝夜哀泣不睡,亦不與人說世俗話。
一日,佛智禪師在禪室中擒住法全逼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法全禪師正要開口之際,佛智禪師迎面一拳,法全大叫,豁然大悟。爾後,遍遊禪林古剎,乾道年間示寂,《五燈會元》、《續燈正統》《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等有傳。
偈語為法全禪師頌古之作,原偈為:「布鼓當軒為擊來,臥龍驚起出巖隈;千嶂秀色憑誰寫,一帶澄江古鏡開。」收錄在《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宗鑑法林》。
偈語第三句「千嶂秀色憑誰寫」,點出了禪棒下的真工夫,「說」也打,「不說」也打,不禁讓人想起星雲大師受戒的一段際遇。
戒師三問:「是誰要你來受戒的?」
大師三次分別答道:「是『老師要我來的』、是『我自己要來的』、是『是我自己發心來,師父也叫我來的』。」但所有的回答,都免不了遭一頓打。
最後,又有戒師問大師同樣的問題「是誰要你來受戒的?」這次大師直接將頭伸過去,說了:「老師慈悲,您要打,就打吧!」
禪棒下的工夫,要說什麼?能說什麼?「師父慈悲,您要打,就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