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算力 美奪冠、陸第2

 |2025.10.01
115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的AI算力建設追趕速度很快。圖為「天河星逸」超級電腦。圖/取自中國中山大學官網
隨著生成式AI發展,各界無不在加速建置超級電腦。圖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北Computex 2024展會中,以AI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 圖/取自servethehome網站
擁有訓練公共雲端AI運算國家 資料來源/牛津大學 《AI運算主權》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最新的全球AI算力排名裡,美國蟬聯第1,而中國大陸也正用「綠谷」換「矽谷」,穩居世界第2。 這不只是技術競賽,也是一場誰能掌控未來,誰才不會被時代淘汰的生存遊戲。

英國牛津大學與阿爾托大學研究團隊花5個月,調查全球算力分布,結果發現,在AI時代真正擁有算力主權的國家,全球僅33個。其中,美國居冠,中國大陸次之。美國擁有26個算力區域,其中,22個支援訓練AI模型;大陸則有22個算力區域,4個支援AI訓練。

這份《AI運算主權:跨地域、雲端供應商和加速器的基礎設施控制》報告,出現台灣,並提及在台灣有一個公共雲端資料中心,具備運行現有AI模型的推理能力,但卻不具備從頭訓練大型AI模型所需的頂級算力。

根據報告,全球僅12%國家地區具AI算力,相較之下,台灣被剔除在「算力沙漠」外。

掌握算力 掌握科技主導權

在中國大陸內蒙古,達拉特旗的廣大沙漠,太陽能板建置在此處,這裡不只是冰冷的矩形方陣,而是由多達19.6萬塊太陽能板,組成一匹「奔騰的馬」圖案。不只會發電,還會「設計造型」的達拉特旗太陽能發電基地,根據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能源局資料顯示,基地年發電量高達20億度(瓩時),足以供應台北市一個月用電需求。

在中國大陸,類似的巨大太陽能發電基地,成百上千,加上風力發電,打造出全球最大的綠電生產國。隨之而來的效應則是,AI訓練與推理需要大量電力,源源不絕的綠電儼然「神助攻」,2021年至2025年的整個「十四五規畫」,大陸算力總規模的增速,每年高達30%,穩居世界第2。

AI的「思考」需要用到算力,但算力從何而來?最大宗是大型資料中心,裡面裝滿成千上萬個伺服器,包含無數輝達H100、A100或華為昇騰等的AI晶片。

在「算力即生產力」的時代,誰掌握算力,誰就握住未來科技主導權,各國紛紛投入建設資料中心的「軍備競賽」。

中國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日前說,截至2025年6月底,中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2,已建設高品質數據集超過3.5萬個,總體量超過400PB。

中國工信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第3季末,大陸算力總規模達268 EFLOPS(百萬兆次浮點運算╱秒),相當把全球80億人同時變成超級計算機,每人每秒要完成超過3千萬次計算。

陸算力規模 每年成長30%

在全球算力競賽中,美國仍是霸主,擁有眾多超級資料中心、雲端巨頭,例如:AWS、Google Cloud 和Microsoft Azure等,以及AI晶片製造商如輝達。但中國在AI算力建設追趕速度則令人吃驚,不靠「矽谷」,靠的是中國大西部「綠谷」;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大西部的各省市自治區,隸屬國家工程「東數西算」8大樞紐,除了是綠能基地,也轉型成低碳算力大本營。

「東數西算」,其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東數」之所以要「西算」,是將東部數據與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大西部計算,因大西部電費較便宜,加上氣候乾冷,還能為不斷發熱的AI伺服器降溫,形成前所未有的跨區域合作。

在呼和浩特,中國移動智算中心部署2萬張AI加速卡,算力達6.7EFLOPS;貴州的貴安,綠色數據中心與超算平台並肩而立,支撐大模型訓練與推理。這些地方是「風大電便宜,還能養AI」。

在這場全球AI算力競賽中,不單只是AI科技實力的排名,更是國家戰略與未來發展的競逐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