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大義煮團 熱食暖心馳援光復

江俊亮 |2025.10.01
34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佛光大學蔬食系師生響應花蓮縣光復地區災後救援,自發組成「義煮團」,前往災區提供熱食與協助重建。圖/佛光大學提供
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右1)率領法師與義工投入清淤工作,協助居民恢復家園。圖/佛光山蘭陽別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綜合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進入第8天,雖然許多「鏟子菩薩」已返回工作崗位或就學,但仍有大批救援物資湧入災區。佛光山花蓮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9月30日表示,連日來許多年輕人自發性加入佛光人的救災隊伍,喊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今年新春法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場面令人動容。

妙勳法師指出,教師節連假有許多義工自發性進入災區救援,儘管連假已經結束,但仍有不少人打電話,表示要提供救援物資,甚至自己送口罩、衣物、工具等物資到花蓮光復佛光緣,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瑞穗第一分會督導陳美玉、光復分會委員李白霜、溫秀媛等人代為分送到災民手中。

義工大隊 分工合作接力清淤

「原來,這個世間不是只有成年人在發心!」妙勳法師說,他發現這次參與救災、清理家園的成員,有3分之1左右是學生,「他們都是自發性來的,把光復災區當成是自己的事情」。這些學生穿著雨鞋、拿著圓鍬、手套,不知要去哪裡幫忙,許多人看到佛光山義工的隊伍,就自動加入,讓義工隊伍愈來愈龐大。

妙勳法師表示,義工們從火車站出發時,他以星雲大師今年新春法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勉勵義工們。妙勳法師指出,義工們抵達現場後,大家互相關心、提醒,進入每一家戶清理淤泥時,也分工合作,以接力方式清淤。他看到大家的身體雖然都很疲憊、衣服髒亂不堪,但臨上火車離去時,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內心充滿歡喜。

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9月29日也再度穿上雨鞋,搭火車直奔光復鄉。這次他有兒子同行,父子倆與一批批的佛光山義工、青年、童軍團,一起跳進及膝的爛泥中清淤,並為災民獻上觀世音菩薩聖像,祝福災民平安健康;屋主很是感動,眼眶泛紅地說:「有佛光會,我們不孤單!」

前往協助清淤的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區副會長莊燕雪分享: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地震後,星雲大師趕往汶川賑災,他說:「我不是來救災的,我是來報恩的!」

這次花蓮受災,她也要感謝佛光山、國際佛光會,在災難發生時,選擇與苦難者站在一起,不離不棄,並感謝災民讓他有報恩的機會。

雙鏟菩薩 實踐三好精神

此外,佛光山佛光大學健康與創意蔬食產業學系(蔬食系)師生也迅速響應災後救援,自發組成「災區義煮團」,不僅用「鍋鏟」煮蔬食,填飽義工與災民的胃,也拿起「鏟子」清淤,扮演振奮人心的「雙鏟菩薩」,展現青年關懷社會的行動力與佛光大學「三好」精神。

佛光大學蔬食系主任詹丕宗表示,這次行動所需的交通與食材等費用,全數由先前募集的善款支應。

詹丕宗他感謝各界的善心捐助,讓佛大學生得以代表社會各方的心意,實際參與重建行動。

佛光大學表示,這次師生踴躍參與救災,不僅透過義煮溫暖災民,更以實際行動貫徹「三好校園」教育理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彰顯高等教育中品德實踐的深遠意義與影響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