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盧兆琦
文/離畢華
重遊上野阿美橫丁,這個國人宛若逛灶跤的所在。人聲依然如一鍋蓋著鍋蓋悶悶沸滾的粥,粥裡各色的米粒是各國人種,只是店家再無表演式的呼叫販賣,許是未到打烊前吧。倒是上野站裡的廁所一掃往昔刺鼻的尿騷味,也是,畢竟許多從機場過來的旅人,上野將是他們對東京這個國際大城、這個地區與淺草組合成東京副都心的第一印象呢。雖是老町區,仔細觀察的話,一些新世代和國外風格的店逐漸取代古舊傳統模式的商店,店主也慢慢年輕化,甚至逐漸西化,所謂的下町風情幾幾乎蕩然無存。古老街町的「情味販賣」方式更不復再見。
有些歐巴桑會挽著小布包來這裡採購乾貨和生鮮食品,間有一些賣熟食的顯出油膩卻乾淨感的老店家,買了準備晚餐食用;時不時也會添一條桌巾或門簾,買件廉價的「甚平」、套在和服外的「半纏」,或者買些夏時涼衫。不問你買多買少甚或沒買上,店家總會跟你親切的寒暄幾句練練嘴皮子,時日一久自然相熟,便會問候家人近況或者胡侃幾句,臨走,提出一小袋乾果或一包餅乾送你。一得知你老伴走了,便吆喝相熟的人到你家幫忙或慰問,遇有喜慶,自然包個不成敬意的人情禮金。這就是「情味販賣」。
老派風情早被標準型態的資本主義取代,甚至有知名國際品牌入駐,台灣的珍珠奶茶也算是。換句話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貨兩訖再無贅言,頂多在成交後奉送一朵職業禮貌性的微笑。有一些微笑的後面便是所謂的地雷店,雖不至於讓人生氣,有時卻讓人哭笑不得:所以我並不嘗試一般網紅推薦的必吃必買必看。無論如何,總是自身親試才知箇中滋味、才是獨一且獨特的經驗。
繞了一圈,滿足了回憶便走出使人很難確認的心頭點滴以及那些舊日時光和氛圍,總覺失落了什麼。畢竟紅塵多為俗事,尤其我這俗人,入眼的都是衣食住行,即便學佛多年,還是很難放下分別心,可內心深處又似乎被什麼牽動,不死心地往紅塵煙花盡處覷看搜尋,是冀望找到什麼呢?
冀望找到什麼呢?
在橫丁對街也就是公園出口處,眾人行腳雜沓卻無喧囂之聲,只有各色旅人拖著行李箱走過地上鋪著小方石塊時輪子發出的喀啦喀啦聲音,突兀得異常刺耳。這時手機鏡頭掃到一張黑白畫片般的人影:一位僧人宛如石雕立在路邊,細細打量觀察,他頭頂縫綴多處的笠帽,帽下陰影裡隱藏一張黧黑的臉,臉上表情呈現不多不少的滄桑,被石化了的全身只剩喃喃念經持咒而微微蠕動的雙唇,白衣之外先搭一件盧黑的襯衣再搭上灰色的糞掃衣,手戴白色袖套,一手當胸一手捧托一只鎏了金色咒文字樣的黑缽,足套一雙白色Tabi ,就像踩在雪地裡刻苦修行,仔細一看,師父他竟然是踮起腳只用十根足趾站立!在小細節的用心和用意,一來看出修行者的艱辛意志,二來模糊苦樂界線並闡明了苦與樂的真諦,這是日本文化裡極為幽微卻又(細心觀察的話)處處可見的堅韌精神──日本不只是因為經濟而成強國而已,文化才是支撐一切的底氣。
我也在有如雪地的素描本上用枯枝一般的墨水筆,一筆一畫抄經似的對著這個精神細細觀察用心體會,並一筆筆的記錄在心上。這時,市聲裡的人車好像默片裡的人和物逐一漸漸淡出,眼前繽紛的人和物彷彿將明度彩度都抽離,只留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