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沒有的歷史】 紫石英號事件 國共內戰有英國海軍鬧場?

文/廖文瑋 |2025.10.03
23觀看次
字級
二戰期間拍攝的紫石英號。圖/維基百科

文/廖文瑋

一九四九年四月,中共率領的解放軍已在三大會戰中全勝。四月二十日,國府與中共進行的北平和談破裂,毛澤東、朱德下令軍隊渡江,進取南京、上海和杭州。

不料此時準備渡過長江的解放軍,卻與英國海軍的「紫石英號」(HMS Amethyst)在鎮江附近發生軍事衝突,砲火造成數百人傷亡。

其實,一九四三年《中英新約》已經廢除英國船隻在中國的內河航行權,然而,一九四八年英國以「保護僑民」為由,獲得了在長江口和南京間航行的權利,並在國共沿長江對峙,戰火一觸即發之時,依舊派軍艦從南京來回。中共認為這無異於外國對中國內戰的干涉,遂在警告無效後與紫石英號交火,擊退了前來救援的三艘英艦,並造成紫石英號擱淺,艦長斯金納(B. W. Skinner)陣亡。

由於英國和中共並無正式溝通渠道,而且中共並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和外國領事,所以直至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四日,英國遠東艦隊總司令布朗特和紫石英號代理艦長克仁斯,才同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政委袁仲賢和炮三團政委康矛召展開談判。

談判進行得十分緩慢,中共主張由雙方當地指揮官處理事件,而英方要求在高層會談上達成協議。訴求方面,中共要求英國就此事認錯擔責,但英方拒絕。六月渡江戰役結束,解放軍占領了長江中下游,「紫石英號事件」的談判依舊僵持。

七月三十日,談判桌上的僵持終於被打破:被困一百天的紫石英號趁颱風水位上漲,在夜色中自行逃脫,離開長江口,與其他英艦會合。

同一件事情,卻造成中英兩國「各自表述」:英方認為紫石英號順利返航,因此是又一場「敦克爾克式」的戰略性撤退;而中共卻是把紫石英號事件視為鴉片戰爭以來,一次對「帝國主義炮艦外交政策」和列強對內戰干涉的還擊。(本文轉載自「民間史料數位平台1937~1949」www.19371949.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