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世界主要糧食輸入國,自給率僅百分之三十二,在已開發國家中屬後段班,即使是北歐、日、韓的糧食自給率都比台灣高。因此政府應提升糧食安全準備水準,以因應國際糧價波動衝擊,所以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農地,值得政府重視。
林國慶不諱言指出,長期以來農業部門並不重視糧食自給率的變化,比較重視的是如何透過產銷調節達到穩定農產品的價格。他強調,重視糧食自給率並維持農業適當生產水準,可降低無法預測的風險以及因應臨時性國際糧食供需失調,但糧食安全並不等同於糧食價格穩定。因此政府應將關注焦點擴大到全面性的糧食安全政策。
農委會宣示,到二○二○年,將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到百分之四十;活化休耕地預計將達十四萬公頃,六萬公頃契作。林國慶強調,提高糧食自給率就必須將國內糧食生產列為最優先考糧,並以此為核心作規劃,致力提升民眾對國內農產品的認同,再以其他政策與措施加以補足,始能形塑台灣完整的糧食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