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庸 漫畫家啟動慢時尚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1.07.17
2855觀看次
字級

從小,他有學習障礙,自閉又自卑,

在團體中總是被孤立排擠,

只能以圖畫和世界溝通。

父親為他的繪畫手工穿線裝釘成冊,

成了鼓舞他創作的動力。

現在,他是暢銷千萬冊的漫畫家,

作品多次搬上舞台,總能引起話題,

領導流行文化。

一向習慣獨立思考的他,

看到的世界與眾不同,

在每個人都在跑的時代裡,

堅持以自己的步調慢慢行走。


圖/朱德庸  摘自《大家都有病》

坐落於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內的西溪創意產業園,是中國杭州市十大文化創意園區之一,成立初始即藉由創意企業總部基地、各國藝術家工作室進駐、舉辦文創交流活動,來打響名號 。台灣漫畫家蔡志忠、朱德庸,以及導演賴聲川都是園區邀請的對象。

正如詞人墨客賞景耕讀、詩畫歌詠,白居易、蘇東坡、董其昌、秦少游、黃賓虹、郁達夫、徐志摩都曾在西溪留下文學佳作和藝術珍品。現在的西溪創意園裡,保留了原始自然景觀的豐美,名人工作室共四十多幢,空間從一百坪到二百多坪不等。朱德庸和太太馮曼倫住在離馬路稍遠、隱在樹林裡的第四十二號別墅,鍾情的是後陽台的那片湖。「西溪最值錢的不是房子,而是自然,」朱德庸非常喜歡西溪絲毫未經修飾的模樣,彷彿一千年以前,這裡就是如此渾然天成。

十年前,新加坡也曾經邀請過朱德庸設置工作室,但附帶條件是作品要打上「Made in Singpore」,他馬上拒絕,這一次,朱德庸說:「他們(杭州市政府)對我沒有任何要求,他們要的是,你人來就好。」

宛若生活哲學家

談起創作,朱德庸常說:「我一直非常強調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選擇甚麼樣的生活方式,要保有什麼樣獨特,這是我為什麼能長時間從事創作,並創造出一些自己東西的根本原因。」

從小,他有學習障礙,自閉又自卑,在團體中總是被孤立排擠,只能用畫筆和外界單向溝通。父親為他的繪畫手工穿線裝釘成冊,成了鼓舞他創作的動力。很久以後,他到馬來西亞訪問才知道,父親早年在馬西亞教書期間,也曾在當地華文報紙發表抗日漫畫,只是父親從未提起這段往事。

小時候的自閉帶給他不愉快的童年,「但自閉反而讓我和別人保持距離,成為漫畫家和人性旁觀者,能更清楚看到別人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他說。今年,朱德庸出版前後畫了十年的新書《大家都有病》,分享他與眾不同的「世界觀」、「生活觀」。

為什麼大家都有病?他在書中寫道:「我們碰上的,剛好是一個物質最豐碩而精神最貧瘠的時代,每個人長大以後,肩膀上都背負著龐大的未來,都在為一種不可預見的『幸福』拚鬥著。但所謂的幸福,卻早已被商業稀釋而單一化了。」他發現,現在的環境只教人如何成功,卻沒有教導我們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周遭所有的東西都在增值,只有自己的人生悄悄貶值,每個人因為過度耗損與消費,只剩下各種心理和情緒的問題。

在每個人都在跑的時代,他要堅持以自己的步調慢慢行走。當世界愈來愈複雜,最簡單的對應就是,將自己的心變得愈來愈簡單。而這本書就是在完全沒有創作規畫情況下,每天畫一點,今天不知道明天畫什麼,不知道最後會變成怎樣一部作品。朱德庸說,這本書完全是靠著一股衝動完成的,而這帶給他和太太一個奇妙的經驗,那就是事情可以「順著感覺走」。

目前這部作品由大陸著名導演田沁鑫策畫,將以多媒體演繹原作圖像和演員戲劇方式表演,今年十二月將於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首演、其後開始全國巡演。田沁鑫說,朱德庸不只會畫漫畫,他像是哲學家,文字很有力量。大陸傳媒不斷轉載朱德庸語錄,像是充滿幽默與禪機的這一句「人生是由一坨狗屎所組成,但形狀卻做得像蛋糕。你可以努力感覺狗屎的臭味,也可以努力想像蛋糕的香味。」

創作與現實拉踞戰

朱德庸是台灣少數前進大陸、打出品牌的漫畫家,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為他打理經紀事務、市場行銷的經紀人就是太座馮曼倫。朱德庸遇到馮曼倫時二十八歲。他說之前從未談過戀愛,「我習慣一個人,沒有追尋另一半的動機」;遇到馮曼倫後,「我再也沒有辦法一個人,感覺總是少了一半。」

馮曼倫接受媒體專訪說,她很清楚朱德庸最吸引她的是特質是「懂得享受生活」、「堅持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她也清楚知道她要做朱德庸的「情人」、「太太」,而不是「工作夥伴」。因此並不樂見朱德庸被工作犧牲自我、耗損掉生活中的所有快樂。

一路行來,看似平順的創作生涯,其實曾經兩度考慮放棄。第一次他想停筆是二十九歲,結婚剛滿一年,家庭責任感讓他嚴肅思考未來,想轉換跑道開飛機,但被馮曼倫擋了下來。「即使當時作品受歡迎,我還是覺得應該找一份『正經』職業來做。」所幸當時太太告訴他:「在台灣開飛機的人很多,不差你一個。畫漫畫可以開創事業的人,可能就只有你一個。」

在馮曼倫的支持下,他又持續畫了好多年。十多年後他因為出版、專欄不斷,信用卡、廣告代言滿檔,變成工作狂,重視居家生活的他連假日都工作。馮曼倫發覺不對勁,要他停手,兩人卻大吵一架,「在停下來和離婚之間,太太讓我做選擇,」朱德庸說,最後他勉強妥協推掉工作,陪家人一起旅行。

重拾生活的快樂後,才發現太太是對的。「而且和兒子相處的過程中,竟然讓我的童年重來一次,發現兒子和以前的我一樣蠢,那種快樂真是難以形容。」他說,如果當時想的是賺錢、成名,恐怕一筆也畫不下去,也享受不到創作的快樂。從那天之後,即使他享譽兩岸,國際動漫節為他訂定「朱德庸日」,每當他需要抉擇的時刻,他都讓自己回到抉擇的那一天,讓他有力量堅持只按照自己的感覺畫,堅持緩慢的出書節奏,也堅持不設立工作室量產作品。

當記者問他,是不是要累積一定的財富與名聲才能享受自己的慢節奏?他說,財富的定義端視個人需要,有人覺得十萬就夠,也有人覺得一百萬才是財富,但他的生活不只要有財富,「我是時間上的有錢人,時間完全照我自己的意思支配,我是一個時間的富人。」

他每走一步,都會回過頭來問自己,畫得快樂嗎?他始終認為,創作最神妙的一刻,就是創作過程中,腦、手、筆、墨渾然交融之際所迸發的可能性,「我為什麼要放棄這神妙的一刻?放棄這樣的快樂?」

名:大家都有病

者:朱德庸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141



 

人與作品



江蘇太倉人,1960416日生,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現改制為世新大學)電影編導科畢業。

4歲開始塗鴉,1985年在軍中服役時每晚以手電筒照明,偷偷創作《雙響炮》,連載於《中國時報》,引爆四格漫畫熱潮,創下報紙連載四格漫畫最長的11年紀錄。另一漫畫專欄《澀女郎》在《時報周刊》連載長達13年。

朱德庸漫畫引領華人流行文化20多年,單行本作品銷量逾千萬冊,占據各大海內外排行榜,連在鄰近韓國、東南亞及北美華人地區都受到歡迎。

1999
年朱德庸進軍大陸,陸續發行13種漫畫作品,授權改編電視連續劇160集,改編舞台劇6次。被大陸媒體譽為「唯一既能贏得文化人群的尊重,又能征服時尚人群的作家」。

2007
年杭州國際動漫節訂定「朱德庸日」;2009年獲頒「新世紀十年閱讀最受讀者關注十大作家」;2011年,作品〈在這個世界的自我角落〉於第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以人民幣44.8萬元成交。

單行本作品有《雙響炮》系列、《澀女郎》系列、《醋溜族》系列、《大刺蝟》、《什麼事都在發生》、《關於上班這件事》、《絕對小孩》。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包括《雙響炮》、《醋溜族》、《澀女郎》;改編成舞台劇為《什麼事都在發生》、《大家都有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