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記憶中的美味─醃漬羅蔔

文/汪治惠 圖/時報文化 |2011.03.19
1140觀看次
字級

如果你在異國,聽到一個留學生面對你挖空心思、忙活了一整天準備的大菜,不但沒有預期中的興奮與熱絡,竟然還敢開口問:「有沒有自製醃瓜、蘿蔔乾當配菜。」不要傷了感情,也不要覺得食客不知好歹。他不是故意,更沒有惡意。他只是非常想念,那從小吃慣了的家鄉醬菜。物以稀為貴,對離家背井的留學生而言,想買買不到、想吃又吃不著的家鄉古早味,就更稀少珍貴。

節約的神奇美味

在貧苦年代的成長記憶中,醬菜、各式各樣的醃漬物,就像陽光、空氣、水一樣,自然出現在每戶人家的日常生活中。做醬菜是一種節約生活的本質,而吃醬菜更有出於需要,不得不如此的務實考量。

從小,我對外婆家的成排甕、罐、瓦盆中盛裝的醬菜,就有著無限的好奇。把長長綠綠的芥菜,掛在牆頭上曝曬,上點鹽,放在大木桶內,用腳踩搓揉,不消多少時間,就變成酸菜。再曬曬太陽,捲一捲、放入甕缸發酵,就變成風味獨特、芳香可口的福菜;再曬曬太陽風乾,塞進玻璃罐中封存,就變成具有神祕香氣的梅干菜。

而小時候,大個頭表哥們比賽拔蘿蔔的畫面,就更令人難忘。那是製造蘿蔔乾的旺季。當季盛產的白蘿蔔,擦掉皮上的泥巴,劈里啪啦的開剖切條,豪邁地灑上粗鹽,抖弄抖弄,平鋪在竹篩上往紅磚屋頂上曬的畫面,不但保存了農作豐收時的美味,所創造出來的蘿蔔乾,加蛋炒就變成菜脯蛋,更是我百吃不厭的永遠最愛。

時空膠囊珍藏美味

出國念書那年,小時候送我火雞蛋的「阿妗」,捎來一份禮物。那是一包沉甸甸、香噴噴,她的陳年拿手「老菜脯」。對我來說,那一條條略帶咖啡色的東西,是濃縮保存食物美味與思念鄉情的時空膠囊。

我非常策略性的技巧打包,把它緊緊捆好,藏在皮箱中間,上下四方用各式各樣的物品偽裝。因為那是我在出入海關時非常擔心被抓、卻又不能不帶的珍藏美味啊!

時至今日,老祖宗用來保存食物的智慧,早已發展成各種多元的飲食樣貌。但是,那童年時候的醃漬醬菜││蘿蔔乾,卻是我永遠、永遠的珍藏食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