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書都能讓我們發生「追夢」的經驗,其中有些流傳久遠的,就有了「經典」的稱呼。
每一部經典,都在敘述一個作者完成他夢想的故事;每一部經典,都在召喚讀者內心深處的一個夢想。
經典不是傳說
郝明義認為,閱讀可以帶給我們各種享受與收穫,但是,其中最值得重視的一種,是因為一次閱讀經驗的發生,而使我們對人生,對未來的認知與想像,截然改觀。這才是閱讀最神奇的魔力所在。
但是很吊詭的是,一旦書被稱為「經典」了之後,就像是被供入了廟堂,被砌上了高高的圍牆。於是,「經典」就成為「傳說中的書」││人人只聞其名,卻沒有機會也沒有心力打開的書。
現代的學校教育、考試教育,更加重了這種現象。「經典」,越來越不容易為人所親近,離我們的距離愈來愈遠。
因此,如果我們有機會運用最新的編輯概念、科技工具來呈現新型態的閱讀經驗的話,首先就應該運用到「經典」的閱讀上。
在一個新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大聲地告訴自己:「我可以換個方法讀經典!」
經典 3.0
每一個時代的讀者,都有權利享受當時最尖端科技來呈現的閱讀。
那麼,在網路時代,身為讀者,我們到底應該追求什麼樣的閱讀享受?
郝明義回答是:「它應該是豐富的、輕鬆的、易於掌握的、方便多元理解的,卻又保留可以深入閱讀的可能。因此,這應該是一種立體閱讀││結合文字、繪畫、圖表、影像與互動,卻又超乎其上的閱讀。」
《經典3.0》就是希望以一系列中外經典名著,來為讀者提供這種新時代與新型態的閱讀享受。
《經典3.0》,適合想要打開夢想,打開未來的人閱讀。
什麼是 3.0
今天閱讀經驗應該是立體的,閱讀,應該跨越文字、圖畫,與影像。因為這些跨越性的閱讀,所以強調「3.0」。
1.0 序曲
二○○九年七月至二○一○年一月,舉辦了跨越海峽兩岸,在香港、上海、北京、台北四個城市,進行共二十四場的演講,邀請華文世界的名家,各自挑選他們希望推薦閱讀的中外經典予以導讀。
這些導讀者以自己親身的閱讀經歷,來介紹一些「經典」,描述書裡璀璨的風光,同時引介可以如何方便、有趣地打開這些書。編輯部和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等聯絡,整體運用圖像資源,整編成書裡「1.0」的內容。
2.0 成書
第二階段,邀請跨越海峽兩岸的繪畫者及攝影者,分別就各經典進行他們的創作性詮釋,構成書裡「2.0」的內容。每位導讀者,都針對他們所推介的經典,從原著中摘選關鍵的篇章,讓讀者能掌握他們所認為這本部經典最核心的精神與價值,同時也構成書裡「3.0」的內容。
此外,在每本書的最前面,整理這本經典的關鍵時間、人物、地點,並邀請兩岸六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學生進行插圖,構成方便查找資料的「0.0」。
3.0 上網
同時,整合所有相關內容,以及延伸閱讀的可能性,都放在ClassicsNow.net網站上,提供讀者在紙本書閱讀以外的選擇,以及在網路上的互動機會。
壯觀出版 經典吸睛
由台灣的大塊文化和網路與書公司,大陸的文化藝術出版社及華文天下公司共同合作,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讀書日,第一批九本書在海峽兩岸同時以正體字及簡體字出版,其後,陸續出版十六種書。到目前為止推出的有:
1.什麼是幸福《戰爭與和平》
2.夢幻之美《聊齋誌異》
3.明鏡與風幡《六祖壇經》
4.迷人的詩謎--李商隱詩
5.豪宅孤女《簡愛》
6.帝國末日的山水畫《老殘遊記》
7.靈魂的史詩《失樂園》
8.想像唐朝《唐人小說》
9.世界征服者實錄《蒙古祕史》
10.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
11.末世的愛情標本《三言》
12.茶道的開始《茶經》
13.從此葡萄入漢家《史記‧大宛列傳》
涵蓋了中國與世界文學名著,擴大文學閱讀視野,但其輕鬆結構,何嘗不是進入文學入門的方便途徑!
屬於你的夢想實現計畫
只要是因為曾經閱讀的一本書而刺激你的夢想,都可以參加《經典3.0》之「夢想實現計畫」。
辦法是進入《經典3.0》官方網站(ClassicsNow.net)夢想實現區,填寫資料,就可參加首屆夢想實現計畫。
經過海選、複選與決選等三階段後,將由所有網友,與包含詞曲工作者方文山、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前院長安郁茜、藝評家陳丹青、文化人梁文道、作家幾米、作曲家劉索拉,以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等人所組成的評審團,共同選出。首獎可得美金一萬元,二獎可得美金六千元,三獎可得美金三千元。
為了使「夢想實現計畫」的投稿能即時進行網友海選,凡即日起投稿的夢想實現計畫,都立即同時公布於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