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八八水災滿月感言

星雲大師 |2009.09.08
1542觀看次
字級

今天是八八水災發生屆滿一個月,雖然政府災後重建的工作正積極進行,但百廢待興,災民重回家園的路還很長。自災難發生後,朝野上下,軍民同心,大家不分種族、黨派、宗教,紛紛投入救災工作,充分展現了人性善美的一面。尤其有警消及義工人員,為了救災奮不顧身犧牲生命,這種崇高偉大的人性光輝,更是深深感動了全民的心。

相較之下,一些媒體在報導災情之餘,火力四射的批評政府官員救災不力,甚至部分政論性節目直接點名,某某首長應該下台,某某長官應該向全民道歉!

這種近乎失去理性的謾罵、批評,正如水災期間到台灣旅遊的一位大陸遊客,他在香港媒體投書說:「水災期間,在投宿的旅館看電視,不管轉到那一台、不論那個時段,所聽到、看到的,都是對當政者、救難隊、軍方的批評聲浪,完全聽不到第二種聲音。」他很傳神的形容:「新聞看五分鐘和看二小時沒差別,看一台和看五台沒有差別。」因此他忍不住要問:這樣的民主有何意義?

他認為媒體可以監督政府,可以督促官員為災民提供協助,幫忙解決問題,但是不能任意點名官員下台;因為災難當前,若把一位有經驗的官員撤職換掉,繼任者要面對的將是什麼樣的工作處境?這讓負責第一線工作的人怎麼辦呢?他質疑:如果媒體只會議論、批評,甚至只會罵人,只有不停地爆出負面的事,難道這就是媒體的真正功能嗎?

誠然,所謂「民主」,不是用來罵人的!媒體更不能唯恐天下不亂!一個真正進步的民主國家,應該展現「尊重包容」的民主風度,一個具有民主素養的專業媒體人,對政府不當的措施,應該理性、客觀的提出正面且具建設性的建議,而不是肆意的批評、謾罵。

回顧過去這一個月,不只是民間團體救災不遺餘力,其實政府的各部門,從行政院、內政部、國防部、交通部到地方政府,所有官員無不戰戰兢兢的全力以赴,投入救災。縱使他們做得不好、做得不夠,但也不能一味的謾罵;罵不但不能成事,而且破壞和諧。

遺憾的是,在此期間,媒體罵聲不斷,總統與行政院長到災區慰問時,也一再遭人嗆聲。我們不禁要問:一個民選總統,就像人民的公僕,已經這麼用心在為民服務了,還有什麼好罵的呢?難道台灣一定要用「罵」來表達民意,一定要讓台灣淹沒在一片罵聲中而不斷向下沉淪才好嗎?

俗語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裡如果每天吵吵鬧鬧,那裏能成事?那裏有快樂可言?一個罵聲不斷的社會,又如何能富強安樂呢?所以多年來我一直提倡「三好」運動,也就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我覺得凡事要朝好處想,要多給人鼓勵、讚美;一味的指責、批評,只會適得其反。如果大家能在災難中,發揮互助精神,提升人性善美本質,共同建設和諧社會,那麼災難雖然是禍,又何嘗不是「因禍得福」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由於看到香港媒體刊出大陸讀者「在台灣看媒體批評救災」一文,心有所感,因此在災難發生滿月之際,提出以上的看法,希望能給媒體,乃至全民一個反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