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想讀.應該讀】松山家商的晨讀經驗

周慧珠 |2009.04.26
565觀看次
字級

◎張耀中(校長)

張瑞賓(主任)

閱讀力,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是決定個人競爭力的關鍵核心;閱讀是教育的重點,也是縮短城鄉差距最重要也最容易做的事。透過閱讀學習知識,學生就可以發展自己的人生,擁有自信與夢想。在閱讀這件事上,教科書雖有作用,但不應是唯一的作用,學生應該多加閱讀以開拓視野,讓腦力及想像力蓬勃發展。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在二○○七年底推動高職晨間閱讀活動,鼓勵學校辦理學生晨讀活動,以建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推動晨讀的過程中,獲得主要的結論有:一、參加晨讀活動對學生學業成績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二、參加晨讀活動可增進學生的閱讀習慣。三、參加晨讀活動對班級上課秩序是有幫助的。四、參加晨讀活動可紓解學生壓力並增廣見聞。五、學校應繼續推動晨讀活動。六、辦理晨讀活動可提升學校圖書館的使用率。

閱讀怎能落後

根據二○○七年最新公布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在全球四十五個國家地區中,台灣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得第二十二名,遙遙落後同樣使用繁體中文、排名第二的香港(陳康宜,二○○七)。更讓人擔心的是,台灣學生因為興趣及課業問題,每天看課外讀物的比例只有二四%,排名全球倒數第一,遠遠低於四○%的國際平均值(丁嘉琳,二○○七)。這也是為何國內不斷有專家學者大聲疾呼,要政府重視閱讀。

從國內到國外,學者普遍認為閱讀絕對是教育的重點,不重視閱讀,教育將沒有希望。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曾說過:「閱讀是教育的靈魂。」台灣已成為M型社會,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不斷擴大,而閱讀是縮短差距最重要也最容易做的事。透過閱讀學習知識,學生將會發展自己的人生,擁有自信與夢想。閱讀,可以增廣見聞、增加詞彙,並且透過書中人物來體會人生,西諺:「打開一本書,打開一個世界」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在閱讀這件事上,教科書雖有作用,但不應是唯一的作用,可惜的是,台灣學生從中學起,在考試制度下,很容易把讀書和考試畫上等號,久而久之,學生對閱讀就愈來愈沒興趣,因為他已看了太多的教科書,考了太多的試,這對應該多加閱讀以開拓視野,讓腦力及想像力蓬勃發展的中學時期而言,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晨讀十分鐘 獲益無窮

從日本到韓國,「晨讀十分鐘」運動已被證明是養成中小學生主動、獨立閱讀習慣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南美英,二○○七),而養成主動閱讀、獨立閱讀的習慣,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熱身是運動員比賽前進行放鬆全身肌肉的準備活動,愈是重要的比賽,熱身就愈重要。學習也是一樣,開始正式上課之前需要做喚醒大腦的熱身運動,但是現在學校裡並沒有熱身的時間,學生早上匆匆忙忙起床、吃早餐,到學校後不是考試就是趕著昨日尚未完成的課業,要不就是看看當天免費的報紙或和同學聊天,再不就是拖著疲憊的身體,趴在桌上休息,當正式上課一開始,學生的大腦因為沒熱身,就像生銹的機器一樣,學習效果自然有限。「一日之計在於晨」,晨讀,就像學習前的熱身運動一樣,若能在第一節課之前的早自習時間,讀些好書、好文章,對一天課業的開始及心靈的沉澱將有很大的幫助。

晨讀

在松山家商

「晨讀日」,每周二次,每次三十分鐘;實施對象為高一、高二學生,採自願參加方式。於期末教務會議上對全校導師宣導,說明實施對象及時間,讓各班導師了解未來學校將要如何推動晨讀活動,並強調實施計畫為一試辦活動,在過程中隨時修正,以符合活動實施之實際狀況。

於全校朝會時間對學生宣導,使學生了解學校將要推動晨讀活動之相關措施,例如:晨讀時間不得閱讀報紙、雜誌、漫畫、教科書、參考書或寫真書;每周有二次晨讀時間,每次均應書寫「晨讀單」,並於每周五放學前繳交至圖書館;參加晨讀班級,可免參加周三朝會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參加晨讀活動應注意之事項。

調查各班

參加晨讀活動意願

1.發出「參加晨讀活動調查表」,當導師及學生均了解學校將要實施晨讀活動後,請導師與學生利用班會時間充分溝通,決定是否參與晨讀活動。再由各班繳回的「班級參加晨讀活動調查表」回函中,蒐集各班建議,做為未來推動晨讀活動時之參考。

2.參加晨讀活動班級調查結果:高一計有十個班、高二有十一個班,共計二十一個班參加晨讀活動。

3.無法參加晨讀活動班級的原因:

(1)擔心影響課業成績,因為在星期五晨讀日時,有些班級已安排固定考試。

(2)擔心學生因不須參加朝會升旗,使遲到情形更加嚴重。

(3)擔心學生因不知要讀什麼書,而浪費早自習時間,部份導師認為用來考試效果可能會更好。

晨讀單的書寫

在晨讀實施過程中,參加晨讀的班級每人每周均需書寫晨讀單,晨讀單需填寫所閱讀之「書名」、「作者」等基本資料,另外尚需填寫「閱讀後對本書的感覺」(感覺良好的畫◎,普通的畫○,不佳的畫△)、「書中佳句」及「我的觀點或感想」,其中「我的觀點或感想」可不寫,學生僅在有感想時書寫即可,可減低學生要寫心得的排斥感。

統計得到的結果:

1.晨讀單繳交率:此為班級扣除公假、事病假後,各班繳交晨讀單之比率。在第六周、第八周、第九周有下降狀況,究其原因,是因第八周為本校第一次段考時間,因此學生在此考試期間前,因作業量之增加及考試壓力的來到,對參與晨讀活動產生影響。而在第十周、第十一周及第十二周晨讀單繳交率有大幅提升的狀況,其原因應是段考已結束,學生重新參與晨讀活動,使得整體晨讀單繳交率因而上升。因此,當考試來臨時,將會影響晨讀活動之進行。

2.晨讀寫佳句率:繳交晨讀單的學生中,平均九十二點六%會填寫書中佳句。

3.晨讀後感覺不好比率:學生在「閱讀後對本書的感覺」不佳的比率甚低,平均一點三%,代表九十八點七%的學生在閱讀後對書本的感覺是良好或普通,此亦可說明學生應是喜歡閱讀的感覺,或所選讀的書是自己喜愛的書。

4.寫心得率:此為所有繳交晨讀單的學生中,有書寫心得的比率。因本項是學生讀後不一定要書寫的項目,因此比率並不高,平均約有四十二點五%。此平均數字並無法反應出實際書寫狀況,因為有部份班級在導師或任課老師的引導下,班級書寫心得比率可達一百%,部份班級則依學生自由意願書寫,僅約有十%的學生會書寫心得。從這裏亦可看出導師在推動晨讀活動的重要性,若導師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晨讀活動,對學生表達能力之增進將有很大之助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