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郎說菜經】玉米筍也想出頭天

文/廖炯程 |2025.11.15
53觀看次
字級
圖/晴好出版
圖/123RF

文/廖炯程

它不是誰的副產品,已成自帶氣場的主角蔬菜。

嫡長子在晒穀倉,小兒子早就登上餐桌,

從炒鍋到烤架,它用嫩度讓自己的身世大翻轉……



有人稱它為小玉米、珍珠筍,雖然有個筍字,但和竹筍壓根沒有關係。玉米筍外觀尖尖、嬌嫩嬌嫩的,就像剛出生的幼苗一樣。同樣以筍為名,用來形容幼嫩的,還有蘆筍、茭白筍和碧玉筍。

嫡長子制的產物

玉米筍的確是玉米的小時候,最大的差別在於玉米筍是蔬菜,長大後的玉米就成了五穀雜糧,跟我一樣,愈大澱粉含量愈高、愈不討喜呢!玉米筍跟玉米是同一植株上的產物,和黃瓜家庭一樣,有著嫡長子制的傳統,長子繼承家業成為玉米,其他的幼苗就趁小被賣出去。

時代在變,玉米筍的市場需求提高,於是農民發展出專門生產玉米筍的品種,造就了人人都是小兒子的體系,不再是一家獨大的嫡長子繼承制。

包裝分級知多少

在傳統菜市場,玉米筍大致分成幾個產品線,常見的台灣帶殼玉米筍,有一箱箱倒地上讓人家揀的選物店,可以享受一根兩元、三元自由配的樂趣。也有一包一包處理好去頭尾的玉米筍,一包只有十多根卻要賣60元以上。

關於這點,玉米攤老闆無奈解釋道,能夠倒在地上讓你揀的,通常都是飼料用玉米收下來的,有時會有紙牌寫不撒農藥的有機筍,但玉米筍收成根本不需要農藥。

而一包一包整理好的是黃鬚玉米筍,多半都是黃玉米、水果玉米、糯米玉米的幼仔,除了成本比較高外,甜度跟水分自然都會比較高。不過近年也有農民專門種植紅鬚玉米筍,目前甜度也不比黃鬚差了!

還有另一種是用保麗龍加熱縮膜包裝的進口玉米筍,最大宗來自泰國,其次還有越南、美國,因為台灣人愛吃玉米筍,但每株玉米長出來的筍只有三至四根,一盒保麗龍盒就要採收三、四株玉米才能湊齊,國內自種的產量遠遠不夠需求,所以需要超大量進口來補足市場。

不過超市有時也會要求本地產的玉米筍用保麗龍包裝,原因在於體積較小,不占貨架,消費者也不用處理龐大的廚餘。

常在各大社團的玉米筍料理中,都會有農藥魔人表示:「聽說農藥很多,謹慎食用。」不管是菜市場賣40年的玉米攤、種了20年玉米的農友,都強調玉米筍期根本就不需要打農藥,它甚至是少數報告全數合格的蔬菜啊!

最佳的料理方式

至於怎麼煮最好呢?可以學學快炒店大火翻炒,或用濃縮再濃縮的帶殼烤肉法!

我們家習慣水煮給小孩吃的,沒什麼烹調技巧,水滾加點鹽,當天買回後帶殼水煮8分鐘,就可以得到帶點青草澀味(牧草心的那種風味)的玉米筍,不喜歡的可以多滾兩分鐘,但甜度會差一些。

教會小孩子剝一個之後,整盤塞給他,就可以得到半小時的安寧。因為玉米筍採收後,還是會持續地長大,玉米心愈來愈粗老,甜度愈來愈差,所以要儘早食用,不吃也要先煮起來殺青處理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