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郎說菜經】 瓠、匏、扁蒲 葫蘆裡賣什麼瓜

文/廖炯程 |2025.09.06
68觀看次
字級
表面有絨毛表示新鮮,瓜藤愈粗愈好 圖/廖炯程
瓠 圖/廖炯程
扁蒲 圖/廖炯程
匏 圖/廖炯程

文/廖炯程

瓜類的季節,品項豐富,價格也不貴。市場最常見的是「扁蒲」,相信很多人看到的字都不同,其實它們長相也不同,中直筒長形的是「瓠」,全身胖得圓鼓鼓的叫「匏」,頭瘦卻水桶腰的是「扁蒲」,而瘦腰身的就叫「葫蘆」,但是菜市場統一寫「蒲仔」念「ㄅㄨˊ阿」。

有句話說「葫蘆賣什麼藥」,來自古時候藥品保存不易,放在陶罐木箱,不便攜帶且易受潮,但放在密封性高的葫蘆裡,能保持藥物的乾燥。以致郎中四處行腳治病時,總會把藥丸子裝在葫蘆裡,「藥葫蘆」就成了醫師開業標配。葫蘆也是最早的天然水壺。

新鮮的蒲瓜富含多種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和豐富的膳食纖維,同時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常見的料理方式有大火快炒、煮湯。日式料理喜歡做成蒲瓜乾,用在壽司捲上,燉菜或是涼拌,被視為養生、瘦身的健康聖品。

最常被顧客問到扁蒲變黑現象,大多數的瓜類切開後都有氧化問題,輕微的慢慢變黃,不賞臉的直接黑化給你看,所以建議一餐煮完,如果煮半顆剩半顆,一定要先包保鮮膜貼緊,避免跟空氣接觸,再放入冰箱。也可用油脂包覆,再大火快炒,也比較能夠對抗氧化喔!



挑選原則

1.藤愈粗愈好。

2.腰身曲線不要太凸(籽才會幼) 。

3.屁股花愈黃愈新鮮愈嫩。

4.表面帶有絨毛表示新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