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從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到圓山別邸 文/丹青 |2025.09.26 語音朗讀 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圓山別邸為仿英國都鐸時期的半木半磚造建築。圖/丹青通往塔樓的樓梯。圖/丹青變體的新藝術拱形窗。圖/丹青內部裝飾古典雅致。圖/丹青 文/丹青從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往圓山方向,會到看台北市立美術館旁,有一棟彷彿歐洲童話故事裡的洋房,前面還有一座花木扶疏的庭園。這棟洋房其實是市定古蹟,舊名「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現在則是「圓山別邸」。一九一三年,大稻埕著名茶商陳朝駿向王姓地主購得此塊土地,當時青山雄峙、碧水迴旋,一旁就是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與台灣神社,且可沿淡水河自大稻埕乘船而來。陳朝駿為招待各地茶商,選在這裡蓋洋樓,賞景品茗。此洋樓設計者不詳,但可以確定是由日本建築師操刀。當時的日本建築師,喜將歐洲建築風格加以混合、變化,展現出極為繁複的特色,而圓山別莊正是在此一時代風潮下所建造的。一九一四年落成的圓山別莊,為仿英國都鐸時期的半木半磚造建築,一樓有磚造承重牆,入口處為愛奧尼克式門柱;二樓則為木結構,利用曲線、垂直、水平的木條構成樹枝狀的優美壁面。歌德式塔樓與煙囪亦是磚造,塔樓屋頂的弧形屋簷以銅瓦鋪成,是台灣當時罕見的建築形式,如今銅瓦因歷久產生銅綠,留下歲月的痕跡。別莊樓地板面積雖僅一百三十九平方公尺,但庭園曾達數千坪。由於當年附近大多是土角磚牆、紅瓦厝頂的閩南傳統建築,或是黑瓦疊蓆的日式木造房舍,這棟充滿異國風味的別墅自然成為了圓山的醒目地標。陳朝駿在此住了約十年後過世,一九二四年售予王姓人家;一九三六年華南銀行取得所有權,但於一九三九年被日本憲兵隊徵用。戰後,別莊收歸國有,並曾做為前立法院院長黃國書的宅邸;一九七九年由台北市政府徵購後,暫時做為公園路燈管理處北區分隊駐在所。一九八二年,台北市政府指定該別莊為「紀念性建築物」;一九八七年交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並於一九九○年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一九九八年成為市定古蹟後,文化局才展開調查與修復的工作。整修後,一樓保留美術家聯誼中心的功能,二樓則是紀念茶商主人陳朝駿的主題性展覽,並恢復過去的住宅形式,整理成兩間套房及壁爐等原有構造和裝飾。二○○四年,以「台北故事館」之名由私人認養經營,成為舉辦茶文化及古蹟、生活文化展覽的小型博物館,也是二○一○年花卉博覽會的場所之一。二○二一年再度整修後,由ACME團隊接手經營,將名稱改為「MAISON ACME | 圓山別邸」。歷史悠久、風格別緻的主洋樓,成為融合新舊的現代宅邸展演空間,原本的儲物倉庫則被改建成商店與咖啡館。傳統和現代化和在這裡結合,繼續訴說著台灣百年的歷史和文化。這棟美麗而吸睛的洋樓,不管稱為別莊、故事館或是別邸,始終是台北市民休閒、結婚拍照的熱門地點,也是參觀北美館之餘,可以順道參觀、打卡的好地方。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時代顯影】以知識養心,以人格立身 一位史學大師的人文啟示 熱門新聞 01佛光榮耀 佛光山僧眾廣獲各界肯定 2025.09.2002瑞典佛教聯合會臨終關懷課程 佛光人響應2025.09.2003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 佛光山展文化魅力2025.09.2204佛光山大雄寶殿修繕上梁 人天同慶祈盼2026年啟用2025.09.2105佛光山供僧道糧 北中南總回向2025.09.2206桃機自助行李托運 使用率僅15%2025.09.2007法國50萬人罷工示威 要求課富人稅2025.09.2008民生電價漲3.12% 住家電費月增70元2025.09.2009紐西蘭基督城路跑 捐贈4百棵樹2025.09.2210奇妙有趣 無花果2025.09.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進大西南】包穀飯吃了沒?【海底射來的光──莊明中2025油畫創作展】驛動城堡【翰墨天地】有緣千里來相會【民俗資產】守香神獸──狻猊【書藝心語】老師的芬芳【佛門攬勝】鬧市裡的禪意祕境──鄭州大觀音寺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走讀城鄉】無圍牆博物館與帽子歌后──鳳飛飛故事館【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走讀城鄉】望春風、傳族聲、傳萬世──李臨秋故居【走讀城鄉】除舊、復古、觀光──七堵彩繪街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