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樹下繪本
圖/樹下繪本
文/呦呦
看過駭客主題的電影嗎?電影裡的駭客穿梭於現實與虛擬世界,彈指間就能入侵並癱瘓或掌控網路,生活中的駭客,又有哪些面貌?
數位忍者 英雄梟雄
駭客,專精且擅長電腦系統與網路技術。如同社會縮影有好人有壞人,也有亦正亦邪的角色。
將駭客的行為抽絲剝繭加以分類如下:
白帽駭客:正派角色,擅長網路攻防、滲透測試,協助企業、機構尋找資安(資訊安全)漏洞,防止外部攻擊,建構資安體系,是資安專家。
黑帽駭客:反派角色,利用資安漏洞竊取資料,破壞資安系統,進行癱瘓機關運作、散布假消息、詐騙等活動。
灰帽駭客:遊走在法律與道德的灰色地帶,憑藉心情與信仰行事。不一定經過授權,但有能力發現系統、網站的漏洞,也不一定選擇通報、公開、隱匿。雖然不以惡意為主,但仍可能觸法。
還有紅隊人員,在企業內部模擬攻擊的專業人員,有著駭客技能,但運用在「攻擊測試」用途。資安新手,正在正向學習滲透測試與Web(全球資訊網)安全,累積經驗朝紅隊或白帽駭客發展。
駭客能耐 技術心理
駭客怎麼駭進電腦系統?常見手法:
漏洞利用:找到資安漏洞,潛入並分析研究,甚至開發可執行的程式碼,進行未經授權的操作,如取得系統權限、竄改資料、遠端執行程式。
社交工程:不只敲鍵盤,多是人為操作敲開失去防備的人心。透過假裝客服、釣魚信件、誘餌攻擊、電話詐騙、尾隨員工、假冒身分,運用心理學手法操縱或欺騙,取得機密資訊,或者獲得內部系統存取權,繼而再進行攻擊或竊取資料。
植入惡意程式:將惡意軟體或程式碼放進目標系統或設備中,包括病毒、間諜程式、勒索軟體等,以取得控制權、竊取資料、干擾系統運作,甚至當作後門供持續滲透使用。
分散式阻斷攻擊:是常見與極具破壞力的網路攻擊。透過大量受控的裝置如殭屍網路,對目標伺服器或網路發動大規模流量或資源請求,使其過載、癱瘓,導致合法使用者無法正常連線或者獲得服務。
密碼爆破: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進行密碼爆破,非法存取帳號、密碼是違法行為。資安從業者、學生、研究人員須經過授權,在自己架設的平台進行合法測試或學習。密碼爆破是駭客會寫程式瘋狂嘗試所有可能的密碼組合,直到找出正確密碼的技術,是最原始但有效的密碼破解方式。所以密碼若選擇123456,一定瞬間爆破。
駭客精神 駭客模式
理解到駭客不一定是壞角色,不一定如名稱一樣駭人,所以現在會以白帽子、黑帽子、灰帽子來區別稱呼,而且駭客還可能是電腦、企業、社會、國家的安全守護者。
再發現駭客精神其實是探索、打破限制、創造新路徑。這種思惟不就是人類自身與社會能夠提升的原因?是突破窠臼與追求理想時的理念與行動力,比如:「這設計不夠好用,就由我來改造。」在「開創」時,駭客精神很重要,但跟言語行為的自由一樣,有法律與道德的界限。
人與駭客,距離咫尺,只要上網,使用電話、簡訊、與人往來,就有可能碰到。不論已經開啟「駭客模式」,會寫程式、拆解電腦、破解App限制,還是正要認識駭客文化,都要保持駭客精神,去理解日新月異的科技世界,但也要讓自己成為防駭高手,使用複雜密碼,開啟雙重驗證,不隨便點擊連結、不亂下載檔案,定期更新系統與防毒軟體。這樣,在進步同時,也在真實與虛擬世界裡保護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