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心】三好的教育 文/吳品昕 |2025.11.23 語音朗讀 2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頭份宏法社圖/頭份宏法社圖/頭份宏法社 文/吳品昕身為頭份佛光童軍團的服務員與家長,我深刻感受到佛光山「三好」教育的力量。日前參加二○二五國際佛光會桃竹苗區協會年會暨三好家庭日活動,現場氣氛溫馨熱烈,看到一群家庭因佛光而凝聚,內心充滿感動。活動結束後,我和家人順道前往桃園萬聖城,街道上人潮熱鬧、節慶氣息洋溢。就在閒聊中,我與好友談起孩子上小學後的變化。好友說,女兒才上一年級半學期,就開始學一些難聽的話語,讓她相當困擾。我們感嘆這年紀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那些話的真正意思,只是模仿同學,回家還得花許多心力重新教育,那一刻,我內心也深深感受到光是六年的小學階段,環境的影響就足以讓一棵幼苗長得筆直或彎曲。於此同時,我也想起自己當初的擔心,孩子社會化之後,不知道會接觸到什麼樣的「新知」。然而,一年多過去了,讓我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小寶」不但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反而會主動告訴我「今天有人說了不好聽的話」。我深深覺得,這分不同,來自於他從小在「三好」的環境中成長,實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的教育,讓孩子在生活中建立正知正見的基礎,也學會分辨是非與善惡。我很感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不同年齡層創設團體,因材施教,讓孩子在信仰與教育中相輔成長。也非常感謝頭份佛光童軍團所有服務員、團長、主任委員與輔導法師,用心陪伴與引導,讓孩子們能在充滿正向力量的團體中快樂茁壯。在這個資訊快速、詐騙難防、虛實難辨、情感疏離的時代,「教育」顯得格外珍貴。挪威甚至已將「防詐教育」納入小學課綱,可見教育的力量能改變社會。星雲大師曾開示,教育能夠加強是非善惡的判斷、提高廉恥忠孝的情操;最重要的是要達到自我啟發、自我教育與自覺教育的目標。大師指出,教育的課題在於啟發心智,教育的祕方在於尊重學生;教育的根本在於生活習慣的養成,而教育最終目的,則是完成人格。從孩子的成長中,我更加體會到,三好教育不只是理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讓孩子學會善良、懂得感恩,也讓家長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諦。感謝每一位在團體中默默付出的師長與服務員,因為這分「集體創作」的愛與用心,讓孩子能在溫暖的環境中,長成身心正向、人格健全的人。 前一篇文章 祈願是一種修行 下一篇文章 【晨齋語錄】願之光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3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4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5【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6【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7【島嶼拼圖】啜飲時光佳釀:探訪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11.1808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09【考考你的智力】2025.11.1710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願之光祈願是一種修行【紅塵禪煙】有與空【人間行者心】佛光禪開心畫 畫出自信佛光人間教育的典範 我所認識的星雲大師【朗朗晴空】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