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心】三好的教育

文/吳品昕 |2025.11.23
224觀看次
字級
圖/頭份宏法社
圖/頭份宏法社
圖/頭份宏法社

文/吳品昕

身為頭份佛光童軍團的服務員與家長,我深刻感受到佛光山「三好」教育的力量。日前參加二○二五國際佛光會桃竹苗區協會年會暨三好家庭日活動,現場氣氛溫馨熱烈,看到一群家庭因佛光而凝聚,內心充滿感動。活動結束後,我和家人順道前往桃園萬聖城,街道上人潮熱鬧、節慶氣息洋溢。

就在閒聊中,我與好友談起孩子上小學後的變化。好友說,女兒才上一年級半學期,就開始學一些難聽的話語,讓她相當困擾。我們感嘆這年紀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那些話的真正意思,只是模仿同學,回家還得花許多心力重新教育,那一刻,我內心也深深感受到光是六年的小學階段,環境的影響就足以讓一棵幼苗長得筆直或彎曲。

於此同時,我也想起自己當初的擔心,孩子社會化之後,不知道會接觸到什麼樣的「新知」。然而,一年多過去了,讓我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小寶」不但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反而會主動告訴我「今天有人說了不好聽的話」。

我深深覺得,這分不同,來自於他從小在「三好」的環境中成長,實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的教育,讓孩子在生活中建立正知正見的基礎,也學會分辨是非與善惡。

我很感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不同年齡層創設團體,因材施教,讓孩子在信仰與教育中相輔成長。也非常感謝頭份佛光童軍團所有服務員、團長、主任委員與輔導法師,用心陪伴與引導,讓孩子們能在充滿正向力量的團體中快樂茁壯。

在這個資訊快速、詐騙難防、虛實難辨、情感疏離的時代,「教育」顯得格外珍貴。挪威甚至已將「防詐教育」納入小學課綱,可見教育的力量能改變社會。

星雲大師曾開示,教育能夠加強是非善惡的判斷、提高廉恥忠孝的情操;最重要的是要達到自我啟發、自我教育與自覺教育的目標。大師指出,教育的課題在於啟發心智,教育的祕方在於尊重學生;教育的根本在於生活習慣的養成,而教育最終目的,則是完成人格。

從孩子的成長中,我更加體會到,三好教育不只是理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讓孩子學會善良、懂得感恩,也讓家長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諦。

感謝每一位在團體中默默付出的師長與服務員,因為這分「集體創作」的愛與用心,讓孩子能在溫暖的環境中,長成身心正向、人格健全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