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一忠
文/吳一忠
年過耳順,為了訓練肌耐力,促進新陳代謝,每天騎鐵馬運動,以致腳踏車損壞率極高,過幾年就故障生鏽,送資源回收沒有價值,於是將之廢物再利用,當成裝置藝術綠化環境。
自家對面有塊畸零空地,本來是停車位,因乏人照料,顯得髒亂。鄰居抱著「個人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不管,我不忍居家環境被破壞,將之打掃乾淨,設計成一座小花園,以盆栽種植扁柏、巴西鳶尾、朱蕉、虎尾蘭、茶花,還有雞蛋花、玉蘭花等,千姿百態各具特色,隨著季節綻放不同風采。
報廢的腳踏車橫亙,菜籃內放幾盆植栽,有多肉植物姬秋麗、碰碰香、青瑣龍;椅座懸掛綠玉樹;手把垂吊心葉毬蘭;後座有紅雀珊瑚,和俗稱「米老鼠」的桂葉紅梅襯托,更顯得生氣盎然,再擺放幾件陶藝作品和創意陶器,讓人看了心情愉悅。
器世間總會生住壞空,自行車報廢與其被拆解丟棄,不如轉變成盆景之一,打造屬於自己的花花世界,既響應減少垃圾愛地球,又能營造景觀美化社區,可說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