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三坑 省思黑白人生 文/吳一忠 |2025.10.11 語音朗讀 1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三坑鄉的「紅橋」名列台灣百大建築。圖/吳一忠 「樟之細路」位於「年輪下」裝置藝術旁。圖/吳一忠吳氏至德堂宗祠傳揚「至德」精神。圖/吳一忠石母娘娘巨石,以鵝卵石纍砌固定。圖/吳一忠永福宮是三坑老街的信仰中心。圖/吳一忠左側供村民洗衣,右側供村民取水回家泡茶飲用。圖/吳一忠 文/吳一忠台灣不論都會鬧區或是山林古道,都有許多綠意盎然、水波粼粼的景觀,既是現代人的心靈喘息空間,也是天然的紓壓鬆弛美境,本周且介紹台中市區鬧中取靜的湧泉公園,和桃園龍潭區三坑生態公園,在秋老虎依然肆虐的炎夏之末,帶來些許清涼快意……利用假日走訪龍潭三坑,此地緊依著石門水庫,百年前憑藉大漢溪水利之便,曾是河道上最繁華的碼頭之一,為鄰近鄉鎮物產的集散中心,因此有「龍潭第一街」的美譽。三坑為淡水河最內陸的河港,在陸運不發達的時代,載運著龍潭在地以至遠及關西、新埔、湖口、橫山等鄉鎮的茶、柑、梨、煤等貨品,出海或到其他城市販售。先民翻山越嶺,徒步重擔,將農產運至碼頭上貨,在歲月的年輪下,刻畫出樂天知命的人生觀。樟之細路的先民故事裝置藝術「年輪下」,一旁的「樟之細路」主副路全長380公里,路途漫漫,以龍潭三坑為起點,往南止於台中東勢,主要沿著以客家聚落、諸多原民部落串連而成的台三線,縱向串聯舊有的古道、農路、郊山步道而成,是早年運送茶、樟腦等重要產物的經濟動脈。如今,這條經官民合作修復的古道,依然訴說著客家先民開墾山林的艱辛故事。三坑自然生態公園,青山為屏,潭水一泓,水鳥鳴唱,溪澗淙淙,美景渾然天成。愜意的湖濱步道,十分平坦好走,美麗的「湖心亭」充滿詩情畫意,是遊客必賞的場景,悠然漫步其中,享受涼風徐徐,偷得浮生悠閒,讓人久駐不想離開。溪畔步道紅橋美名揚溯源蔗廍坑溪步道,溪水清澈,礫石密布,偶見瀑布簾幕傾瀉,心曠神怡。約莫3公里後,抵達歷史建築「紅橋」,是以紅磚堆疊出的五拱糯米橋,名列台灣百大建築。暗紅色的五座圓形橋拱,宛若五彎飛虹,橫臥溪岸,傾聽旅人的喜樂與憂愁。「紅橋之美」絕不只是建築本身,潛藏魅力,更令人陶醉。「淨、靜、境」溪水清淨、淡泊寧靜、脫俗祕境,是個人相當喜愛的私房景點。坐在溪畔,聽著泠泠水聲,仰望藍天晴空,看著三坑特產茭白筍,無拘放空。古樸民風的信仰中心走進三坑老街,依然保持古樸的民風,「永福宮」是三坑老街的信仰中心。三坑為客家聚落,初期祭拜原鄉明山、巾山、獨山的「三山國王」,現在主祀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黑白洗,位於三坑老街入口深處的洗衫坑。有著清澈乾淨的水渠,和永不斷絕的源泉,水流湍湍,水聲淙淙,是常民的洗滌空間。另一邊,同樣有著活水源頭的山泉水,則提供居民飲水、泡茶、煮食之用。黑白洗對應黑白人生在黑灰交錯的大理石上,鐫刻著:「水源來自崖階的泉水與石門大圳,黑白水一清一濁,二者會合,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便能把三坑變三康。」 以自然水流的清濁,道出了先民心中的期盼。雋永又薀含著人生智慧,不禁引人深思;對照現今的社會,非常具有醒世意義。老伴愛開玩笑:「黑白洗,黑白切啦!」巷口小吃攤的豆干、海帶隨便切,俗擱好吃。庶民的家居生活,不就是如此。洗衣、洗鞋、洗鍋碗瓢盆,做不完的家事,黑白洗洗簡單就好啦!聆聽著淙淙水聲,凝望著黑白水洶湧匯集,不禁浮起屈原與漁父的對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濯兮,可以濯我足。」清水、濁水,人生起伏,福禍相倚,順境時含笑感謝,困境時感恩以對,黑白洗,黑白人生,啟發人生省思多。 前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盧比安納可愛的水龍頭 下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鬧區中的湧泉公園 熱門新聞 01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2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3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4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5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52025.10.0707【詩】 秋水渡2025.10.0708川普警告哈瑪斯 堅持掌權將被消滅2025.10.0709光復鄉重災區4校 今全面復課2025.10.0710【民俗資產】 新豐池和宮:紅毛港邊的瑰寶2025.10.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象旅人】鬧區中的湧泉公園【印象旅人】盧比安納可愛的水龍頭【海闊天空】繞一圈瀨戶內 品賞關西文史【印象旅人】台南荷蘭村 遇見梵谷【海闊天空】一窺雲的故鄉 武界祕境之旅 作者其他文章【一舉兩得】綠藝腳踏車天然維生素 紅棗豆中之王 楊桃豆山羌奇緣 野外遇驚喜【大地丰采】浪漫黃金雨 阿勃勒之美滋補珍寶 蓮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