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中之王 楊桃豆

文/吳一忠 |2024.09.14
61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一忠

我和老伴都喜歡逛傳統市場,置身於熙來攘往的市集,不僅感受到濃郁的生命力,還可以採買在地新鮮又有特色的食材,經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記得某個初冬時節,兩老一大早就到市場閒逛。偶見蹲在路旁的小農,販賣一種稜角分明且有鋸齒形狀的奇珍蔬果,在好奇心驅使下上前詢問,小農告知叫作「楊桃豆」又名「翼豆」,且不厭其煩的教導烹煮,和種植的方法,當下挑選鮮嫩翠綠的莢果買回家。

上網找了資料,「楊桃豆」因羽狀突起很像楊桃果瓣故名;又像羊角或龍鬚,是以叫羊角豆、龍鬚豆或四角豆,另有人稱為四棱豆、香豆、清香豆、龍豆、翅豆,營養價值高,綠色的莢果有四個凸起的稜,略帶皺褶,長得像楊桃,是一種蔓生作物,原產地為熱帶非洲或東南亞,引進台灣已超過百年,早期是原住民很常食用的作物,阿美族人稱作「fadas」。

我依照小農指示的方法,先切除蒂頭與蒂尾後切成小段(或對半),大火快炒豆乾、香菇、豆豉、榨菜,吃起來酥脆爽口,齒頰留香;但因楊桃豆本身略帶澀味,所以熱炒的過程會多次燜煮,讓水蒸氣軟化豆子。另一盤汆燙60秒後撈起,以冷開水降溫,淋上沙拉醬即可快速上桌,口感類似野菜山蘇,剛入口稍有苦澀,不過細細咀嚼後,會有回甘的滋味。

楊桃豆被譽為「豆中之王」,口感脆嫩,花瓣、嫩莢、嫩葉都能食用,植株可當綠肥及觀賞的園藝植物;某些品種的塊根能食用,味道很像甘藷。料理方式多變,嫩豆莢可熱炒或涼拌,亦可燉湯,花瓣可油炸。種子像大豆,可榨油、煮食或磨豆漿,磨成粉能混合麵粉製作麵包。

楊桃豆是營養價值頗高的蔬菜,病蟲害少,幾乎不用藥,是優質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具有降壓、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藥用價值,很符合現代人養生的觀念,被讚譽為「21世紀健康食品」、「奇蹟植物」。東部的農產市集比較常見,但近年來經過推廣,中南部也有種植,不少連鎖超市也能買到,有機會不妨採購嘗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