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七十歲的李男去年九月持續發燒就醫,被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接受治療稍有好轉,後來又持續性倦怠、發燒,被檢查出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竟是細菌附著瓣膜肇禍,恐因贅生物脫落造成堵塞性中風,手術切除瓣膜及藥物治療才改善發燒症狀。
阮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伯彥指出,患者持續發燒,經感染科重複做細菌培養和心臟超音波後會診心臟科,才檢查出主動脈瓣上有一個約一公分大小的瓣膜贅生物。醫生表示,多重檢查及臨床治療,證實李男反覆發燒是從瓣膜衍生造成泌尿道感染。至於「贅生物」是細菌、人體凝血因子和腐敗組織混合而成,也是細菌的巢穴,易隨血流散落至全身致細菌反覆感染。
細菌何以會在體內孳長,醫生說,通常會透過黏膜、皮膚傷口或泌尿道等途徑進入人體血液,隨著血流到達心臟,還附著在瓣膜上繁殖增生,破壞心臟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