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點滴】宜蘭太平山林業開發與交通運輸(下)

文/許峰源 |2025.08.28
49觀看次
字級

文/許峰源

一九四九年政府遷台後,為活絡經濟與紓緩財政壓力,主張大量砍伐原始林木出口賺取外匯。在政府的鼓勵下,太平山林場聚集愈來愈多員工、眷屬,宛如一座深山城市。羅東林業鐵路、森林鐵道、輕便鐵道交織的網絡,在運輸林產之餘,有民眾也爭取設立商號,經營客運與貨運業務,增加鐵路運輸效能。

太平山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在一九五○年代平均年產量已超越日據時期,成為全台木材產量最高的林場。然而每當颱風襲擊招致嚴重水患,運輸線往往因此遭到破壞,致使交通中斷,必須儘快搶修鐵路、橋梁,才能回復林產輸運。

一九七○年代,隨著林木大量砍伐,太平山林產逐漸枯竭,尤其一九七九年因颱風嚴重肆虐,羅東至土場的鐵路路基流失,火車運輸被迫停止,林木輸運只能依賴林道與公路運輸。一九八○年,森林鐵道、輕便鐵道、蹦蹦車、索道、流籠等運輸設備全面停用。

一九八二年,曾經是台灣規模最大、生產量最高的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木事業,轉向經營國土保安、育苗造林、自然保育與森林遊憩。隔年奉准成立「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並在一九八九年蛻變成「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以擁有溫泉、高山湖泊、檜木林、雲海、林業發展軌跡等多樣景觀著稱。

自一九九一年起,太平山部分路段蹦蹦車通車營運,每逢假日一票難求。二○一二年園區遭到颱風破壞,蹦蹦車停駛,仍不減太平山獨特魅力,除了翠峰湖、望洋山吸引大眾目光,台灣山毛櫸步道、見晴步道等森林小徑,也成為新的人氣景點。後來蹦蹦車修復通車,又引起入園人潮。

早年,太平山林產開發是透過水運輸送原木,後來鐵路闢建完工,轉以火車、蹦蹦車拉運原木,並配合索道、流籠方式輸送,構成綿密的運輸網絡。下次,當您有機會前往太平山旅遊,在搭乘蹦蹦車與欣賞山林美景之餘,也可嘗試尋找那些年太平山林業發展的過往痕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