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點滴】日據時期阿里山林鐵的建設與營運(上) 文/許峰源 |2024.12.25 語音朗讀 5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霧中的奮起湖車站。圖/許峰源穿行於森林中的紅色身影。圖/許峰源阿里山鐵道。圖/許峰源 文/許峰源台灣橫跨北迴歸線,南北狹長大約四百公里,東西最寬處有一百五十公里,周圍海岸線長度一千一百五十公里,面積總計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海拔一百公尺以下平原占全部的百分之三十一,其餘百分之六十九多為山地。台灣地勢山多平原少,蘊藏豐富森林資源,林產大規模開發始於日據時期,舉凡林業法令規範、林地生產標準及經營準則都有明確規定。林業機關是林業發展核心,日據時期經歷殖產部、殖產課、殖產局、營林局、農商局等階段,負責機關經常調整,可看出日本重視林產資源開發而委以重任。初期,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設林務課,擘畫林業開發藍圖。到一八九八年,殖產部調整為殖產課,負責林野資源開發計畫,並肩負起森林調查作業。一九○一年,殖產課改為殖產局,設拓殖課,從事林產資源開發與調查業務。這段時間,有人發現阿里山山脈蘊藏濃密森林,殖產局得知消息,派技師小笠原富二郎率員查探,留下調查紀錄。這件事情受到台灣總督府重視,力邀東京帝國大學何合鈰太郎與澳籍教授赫夫曼前往勘查,兩人都認為阿里山林木資源豐富、價值高,值得投資開發。一九○四年,台灣總督府決定開發阿里山森林,為克服高山峻嶺運輸障礙,須設法鋪設阿里山森林鐵路,也就是阿里山林業鐵路。但當時適逢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傾全力投入戰場,因國家財政困難而擱置森林鐵路開發案。兩年後,戰爭結束,台灣總督府正視鐵路建設,委由民營公司藤田組籌畫。藤田組在嘉義設辦公處,隔年完成林產調查與鐵路線勘測,啟動鐵路修築工程。按照藤田組的規畫藍圖,必須增加更多預算,加上鐵路建設龐雜,最後只完成部分路段。一九○八年,台灣總督府以藤田組資金短絀,難再繼續經營,解除兩者契約,自行打造鐵路,一方面分年償還藤田組鐵路建設費用,另一方面持續鋪設鐵路線,阿里山森林鐵路自此轉為官營。一九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嘉義站至二萬坪站竣工,阿里山森林鐵路正式通車,成為林木營運的濫觴。阿里山森林資源豐富,台灣總督府擴大林木開採區域,增加林木生產總量,持續延展鐵路線以敷需求。一九一四年三月,鐵路線延伸到沼平站,從嘉義站到沼平站屬於鐵路主要幹線,全長七十一‧九公里。隔年,延展眠月線到海拔兩千三百四十六公尺的最高點──塔山站。該條鐵路不僅被譽為東亞第一登山鐵路,更彰顯日本治理台灣的強盛實力。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初期,多是以運載林木為主,隨著伐木事業蒸蒸日上,帶動山腳下嘉義木業蓬勃發展,這座城市搖身變成「木都」。一九一八年起,為便利沿線民眾搭乘,部分貨車改裝成客車,投入客運經營。一九二○年起,採用客運、貨運混合列車輸運,鐵路肩負著平地、山區客貨運輸功能。 前一篇文章 【文史雜談】百斤黃金求一文 下一篇文章 【微物瑣談】閒話零食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3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4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5【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08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9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大江南北】北寧公園夏日賞荷 【民俗資產】走讀屋脊上的守護獸 作者其他文章【歷史點滴】觀光與保育 玉山國家公園的成立與發展(上)【歷史點滴】大陳島: 從堅守到撤離(下)【歷史點滴】大陳島:從堅守到撤離(上)【歷史點滴】百年風華 故宮博物院與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歷史點滴】空飄傳單:台海兩岸的心理戰(上)【歷史點滴】台灣烏腳病防治歷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