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憂鬱症挑戰 從復發到重拾希望 陳玲芳 |2025.08.09 語音朗讀 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透過刺激前額葉皮質,有效調節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對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尤其有效。圖/振芝心身醫學診所提供針對憂鬱症患者,洪敬倫醫師特別推薦正念認知治療,幫助患者覺察並調節情緒。(示意圖)圖/123RF 洪敬倫醫師採取整合治療法,對治憂鬱症。(看診示意圖)圖/振芝心身醫學診所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從希望到崩潰,小蘭的故事,反映了憂鬱症康復之路的漫長與挑戰。振芝心身醫學診所洪敬倫醫師強調,憂鬱症致病機轉複雜,單一療法,難以應對復發風險,整合rTMS、正念認知治療、心理治療與生活方式調整,才能對患者提供全面的幫助。小蘭,一位40多歲的空姐,總是以粉紅色眼影、黑色短裙和米色長靴的優雅形象出現在診所。她熱愛學習,涉獵成功學、心靈成長到經濟學的線上課程,展現無比的幹勁。然而,在振芝心身醫學診所的診療室裡,她掩面哭泣:「我以為好多了,但一看到婆婆,心情就崩潰了……」五年前,小蘭與熱戀男友步入婚姻,原本計畫享受二人世界,卻因婆婆罹患失智症,辭去工作全心照顧,生活從此改變。家庭壓力的陰影婆婆的失智症,讓小蘭的生活陷入困境。起初,她耐心應對婆婆的冷言冷語,但婆婆卻經常向親戚哭訴小蘭「虐待」她,導致丈夫的兄弟們對她指指點點。最讓小蘭心寒的是丈夫的態度,他總站在母親一邊,忽視她的努力與壓力。長期的家庭衝突,讓小蘭情緒低落,失眠、焦慮接踵而來,確診為憂鬱症。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病情仍不見起色,直到接受了24次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她的症狀明顯改善,睡眠與情緒逐漸穩定。然而,回到婆家後,親戚的敵意與壓力讓她再度崩潰,開始懷疑治療的意義。憂鬱症復發的真相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的洪敬倫醫師,溫和地安撫小蘭:「復發的恐懼很常見,但這並不代表治療無效。」他解釋,研究顯示,超過50%的憂鬱症患者會在一年內復發,多次發作的患者復發率更高達70-80%。小蘭的狀況並非治療失敗,而是家庭壓力誘發了症狀(如專注力下降、情緒低落)。洪醫師強調,rTMS透過刺激前額葉皮質,有效調節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對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尤其有效。然而,即使憂鬱症狀已經完全緩解,患者的大腦仍較一般人脆弱,尋常的生活壓力就可能導致負面思考爆發,必須搭配維持治療,以鞏固療效。為預防復發,洪醫師建議小蘭採取整合性治療策略。首先,維持性rTMS是關鍵,透過逐步減少刺激頻率(從每周3至5次到每周1次,持續約3個月),穩定大腦神經迴路。這種方式類似運動或飲食對健康的長期維護,不會產生依賴性。其次,藥物治療是選項之一,若對抗鬱劑反應良好,可持續服藥6-12個月,研究顯示這能將復發率從41%降至18%。但考慮到小蘭對藥物反應不佳,rTMS與非藥物療法更適合她。正念認知治療助平靜洪敬倫醫師特別推薦正念認知治療(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簡稱MBCT),這是一種為期8周的課程,每周2.5小時,結合靜坐、瑜伽、正念進食等練習,幫助患者覺察並調節情緒。2019年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MBCT可降低約30%的復發率,與藥物效果相當,且每周練習3次以上的患者,復發風險僅為不規律練習者的一半。對小蘭來說,正念練習能幫助她應對婆婆的敵意,減少壓力引發的負面情緒漩渦。小蘭的家庭壓力是復發的關鍵因素,洪敬倫醫師建議她接受心理治療,與專業心理師討論如何與丈夫溝通、設定與婆婆的相處界限,並尋求更多支持。透過夫妻諮商,小蘭可以表達自己的壓力,與丈夫討論分擔照顧責任,甚至考慮外部資源,如長照機構或居家護理,以減輕負擔。心理治療能幫助她重建家庭支持系統,減少孤立感。除了專業治療,洪敬倫醫師也建議小蘭調整生活方式。地中海飲食、維生素D等營養補充有助於大腦健康。每周3-5次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或瑜伽)能提升腦內啡水平,改善情緒與專注力。「小蘭對學習的熱情是她的優勢,將這些健康習慣融入日常,能進一步鞏固她的復原。」整合治療走出陰霾小蘭的高學歷、空姐背景與對學習的熱情,顯示她擁有強大的內在動力和韌性。洪敬倫醫師鼓勵她:「妳已經走了很遠,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她的進步是真實的,目前的低落只是壓力誘發的正常反應。透過整合性治療,小蘭有很高機會穩定情緒,重拾生活的掌控感。洪醫師為小蘭制定了具體行動計畫:第一,立即參加MBCT課程,規律練習正念技巧;第二,預約心理諮商,聚焦家庭關係與溝通;第三,繼續維持性rTMS,逐步減少頻率;第四,與丈夫深入對話,尋求支持並探索外部照護資源;第五,每天安排30分鐘運動與均衡飲食。小蘭在診所櫃檯登記課程時,眼中逐漸恢復了光彩。小蘭的故事,反映了憂鬱症康復之路的漫長與挑戰。洪敬倫醫師強調,單一療法難以應對復發風險,整合rTMS、正念認知治療、心理治療與生活方式調整,才能提供全面的幫助。對小蘭來說,每一次深呼吸、每一次正念練習,都是在為自己打造更強大的內心。她有能力面對挑戰,也一定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平靜與快樂。 前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 颱風天別只顧搶泡麵! 下一篇文章 【聊聊心裡事】 你給孩子的是愛,還是你的焦慮?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3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4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5【紀實攝影】佛光山 晨昏光影 氣象萬千2025.08.0306多閱讀能改造人生2025.08.0307大自然清潔隊 維護地球健康2025.08.0308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⑩2025.08.0310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 你給孩子的是愛,還是你的焦慮?【營養專欄】 颱風天別只顧搶泡麵!立秋之味: 在涼意初至處 共享豐收饗宴【中醫專欄】敬請把握一生一次的機會男孩個性衝動 與睪固酮有關【養眼專欄】談青光眼的治療 作者其他文章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秋老虎來襲火氣大 綠拿鐵降燥微塑膠粒傷心腎功能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水上活動提防感染 泳鏡取代隱形眼鏡奇美暖心角 醫療場域有藝術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