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瓊白身體力行 老後時光要精采 陳玲芳 |2025.10.11 語音朗讀 1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梁瓊白老師在台北道場「善知識」講座上分享最近出版的散文力作《老後的時光要精采》。圖/記者張睿杰梁瓊白老師以新書《老後的時光要精采》分享退休心得。圖/記者張睿杰梁瓊白老師(右)於新書分享會前接受本報記者陳玲芳(左)專訪並合影。圖/原水文化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梁瓊白,台灣美食界傳奇,75歲仍活力充沛。她是烹調名師、資深美食研究家、美食專欄作家,出版食譜逾百本,精通8大菜系。從家庭主婦跨足烹飪教學、電視與出版。75歲的她,以新書《老後的時光要精采》分享退休心得,鼓勵銀髮族活出「不將就、不後悔」的樂齡人生,成為健康與積極生活的典範。《老後的時光要精采》是梁瓊白70歲退休後的散文力作。她寫道:「人要幾歲才算老?社會定位65歲領敬老卡,但心不服老的多的是,只要身體健康、身手矯健,就能開展新天地。」退休後,她少了工作壓力,多了時間看書、旅遊、逛展覽、聽演講,生活豐富多元。她坦言,退休有甜有苦,身體小病痛開始浮現,「老本」除了錢,更需好身體。因此,保養與保健成為重要功課。她強調,餘生有限,要氣定神閒,過好每一天,不留遺憾,活出從容與智慧。退休教訓 友誼地雷謹慎梁瓊白分享一次飯局教訓,與朋友用餐時隨口說:「沒工作、沒錢途,能上班還是別退休。」這句玩笑話讓朋友誤會她經濟拮据,甚至搶付帳,事後疏遠聯繫。她體悟「錢是友誼的地雷」,尤其老人金錢掌握有限,談錢易引誤會。她建議「各付各的」或「輪流請客」,避免尷尬,維繫友情。「常見面沒交情的只是熟人,交情不深的雖是朋友也不是什麼都能聊。」這提醒銀髮族,謹慎言行才能維持和諧人際,退休生活更需智慧經營人脈。抗癌美食 療癒身心食譜約莫12年前,梁瓊白出版《梁瓊白的五心級抗癌美食》(2013年)、《癌症療癒樂活美食》與《梁瓊白遇見原味新美食》,將抗癌經驗融入養生食譜。她以「信心、耐心、用心、關心、恆心」度過乳癌難關,設計適合化療前、中、後的簡單美味食譜,涵蓋開胃小菜、療癒菜色及食療偏方。她強調「藥補不如食補」,食譜考慮病人與家人共食,減輕心理負擔與照護壓力。「病人若能與家人一同吃喝,對復健很有幫助,家人也能減輕負擔。」這些書不僅是食譜,更是她對健康的承諾與分享。罹癌低谷 親子關係修復2009年,梁瓊白確診乳癌第二期,對事業順遂、少生病的她是晴天霹靂。「恐懼、錯愕、挫折讓我非常沮喪,我心想,難道就要這麼不優雅地下台一鞠躬?」化療半年是低潮期,兒女的陪伴卻意外拉近關係。她坦言,過去忙事業忽略孩子,導致關係緊張。「他們心目中,媽媽像巨人,永遠擊不倒。」手術時,兒女陪在身邊,她感動:「有他們真好。」生病讓她改變心態,「以前用自己100分的標準要求孩子,過度關心造成壓力,現在覺得他們開心就好。」這段經歷,修復了親子裂痕。事業輝煌 親子陪伴缺憾年輕時,梁瓊白兼顧事業與家庭,最忙時一周13堂課、8個專欄,事業順遂,報紙常見她名字。但忙碌犧牲親子時間,孩子從小學到高中成長階段,她參與不多。有次到國中找女兒,忘了班級被教務主任責罵。她效法「孟母三遷」,搬家盼孩子進名校:「家往前是建中,左有師大,右搭公車到成功高中;為了女兒,也曾考慮前方是北一女,或後方有中山女高。」但兒子念方濟高中,女兒念泰山高中後改衛理女中,結果不如預期。她省思,錯過陪伴導致期盼落差,影響關係。病癒樂活 飲食觀點轉變病癒後,梁瓊白放慢腳步,將抗癌經驗融入《梁瓊白中菜料理一本通》等書,教導清淡美味的養生料理。「生病前為工作吃,生病後意識健康重要。」2009年乳癌確診後,她接受乳房切除術、淋巴腺切片及六次化療,調整飲食、作息與運動,療程結束後每三個月追蹤。她誓言善待身體,珍惜親人時光。飲食觀點改變,讓她更重視健康,也將經驗化為食譜,推己及人,幫助病友與家人。她認為,健康飲食不僅療癒身體,也撫慰心靈。樂齡鼓勵 不將就不後悔70歲退休後,梁瓊白書寫老人題材,如《做個不麻煩的老人》,分享如何不成為負擔。《老後的時光要精采》強調自創精采。她身體力行,鼓勵銀髮族樂齡樂活,堅持寫作記錄所思所想。「前半生風風火火,如今塵埃落定,才學會放慢腳步,回顧軌跡。」她認為,人只有閒了才回顧,心定了才回味。餘生有限,要舒心開心,活出不將就、不後悔的人生。退休後的她,繼續擔任膳書房文化及雅事文化發行人,升格奶奶仍筆耕不輟,分享智慧,啟發同輩在老齡化社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精采。頂著一頭銀閃閃的白髮現身台北道場,於「善知識」講座前接受專訪,獅子座的她率性地說:「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個人的心得,我沒想要啟發任何人,至於別人怎麼看我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就看有沒有引起他的共鳴,有認同我開心,不以為然我也尊重,我還是會繼續寫。人生這麼精采,我不會、也不想掐斷那根弦。」 前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破解飲食4迷思,別被誤導啦! 下一篇文章 【聊聊心裡事】從暴怒與成癮,看見男性內在的創傷與療癒之路 熱門新聞 01陸建匈塞鐵路 塞國段全線通車2025.10.0502全球佛光人 雲端共識和諧和平2025.10.0503埃及熱氣球映門農巨像2025.10.0504菲律賓宿霧強震 佛光人馳援賑災2025.10.0605以愛育才 20教師獲頒星雲教育獎2025.10.0506高市早苗 電視台主播邁向首相寶座2025.10.0507虎頭埤風景區 推動纜車BOT案2025.10.0508心保和尚闡述《八大人覺經》修行是生命最好的投資 2025.10.0509【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52025.10.0510【人間行者心】感恩茶會 一場殊勝的相遇2025.10.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從暴怒與成癮,看見男性內在的創傷與療癒之路 【營養專欄】破解飲食4迷思,別被誤導啦!老後健康、快樂之道:培養興趣&調整心態【中醫專欄】秋季養生之道夠好父母展韌性 青春兒女不卡關聊聊心裡事 你不必總是為別人而活! 與自己相遇的三個練習 作者其他文章少子化效應 雙十國慶寶寶驟減增益性建議成壓力 減法思考護健康寒露重保暖潤肺膚 出門戴圍巾防寒氣服藥者吃柚子應適量 避免副作用月餅健康吃有訣竅 挑堅果餡小量享用吃燒烤就醬搭 無肉不失色